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德印精讲24式简化太极拳第三组

(2013-10-25 16:29:58)
标签:

健康

第三组包括两个动作:
左揽雀尾,右揽雀尾。
第七动:左揽雀尾
1、转腰分手;2、抱手收脚,若支撑有困难的话,可以脚尖点地;3、转腰向前上步,脚跟先落地;4、弓步掤手;5、转腰摆臂,两手送到前边去,翻转手心相对;6、坐腿转腰后捋,两手摆到身体的侧后方;7、转身搭手,仍然转向正前方,右手手心贴在左手腕关节的内侧;8、弓步前挤,两手两臂撑圆;9、坐腿引手;10、弓步前按,两手平行,腕关节与肩同高,指尖向上,五指自然分开。
第八动:右揽雀尾
1、转身扣脚分手;2、坐腿抱球收脚;3、转身上步;4、弓步掤手;5、转腰摆臂;两手送到前方,翻转相对;6、坐腿转腰向下向后捋;7、转腰,两手合在胸前,正向前方;8、弓步前挤;9、分手坐腿后引手,也叫做“后掤”;10、弓步向前推按,沉肩顶头。
要点提示
揽雀尾是各式太极拳中有代表性的动作,大多放在起势后的第一动,其动作很长、手法很复杂,实际上包括了三个小动作,正因为如此,简化太极拳将它挪到了第三组,在传统的右揽雀尾基础之上,增加了左揽雀尾。这个动作所包含的手法变化,首先是抱和分,很像第一组的野马分鬃,但它所表现的攻防含义与野马分鬃是截然不同的。野马分鬃是分靠,这个地方的抱分叫“掤手”。掤是充满、是膨胀、是掤架,就是把手臂当做一个盾牌放在前面保护自己,来承接对方,所以,这个分是向前、手心向内,力点在小臂的外侧,像围墙一样吧自己保护起来,承架着对方。第二个手法是把手摆到前边去,把对方给拉回来,两手由前向下、向后摆动,太极拳不叫做“拉”,叫“捋”,顺势将对方给牵引过来,而不是生拉硬拽。第三个动作是两手合在身前,把对方给挤压出去。两手臂由屈而伸,当然还是弧形掤满,力点也在前臂的外侧。第四个动作是再收回来,再推出去,双手齐发。在太极拳里叫“前按”。与第二组的“推”有何不同呢?推掌一定是从后边转肱向前推,按则是由前引进,使对方落空,化而后发再推,这种弧形的先化后发的转换,这种推叫“向前推按”。所以,揽雀尾这个动作包含了“掤、捋、挤、按”四种手法。这种手法充分体现了太极拳引进落空、借力使力、以柔克刚的特点。比如说,把对方给捋回来,当对方向后挣扎的时候,马上贴近对方,再把他给挤出去,对方要反攻,再收回来,再推出去。完全是随屈就伸地来进行攻防。
在动作中,大家要注意太极拳的一个要领:叫“分清虚实”。随着你的手法哦变化,你的重心不停地在两条腿之间移动,屈蹲蹬伸,两条腿在不停地屈伸,不同的变化要配合你的手法。比如:向后捋的时候重心后坐,向前挤的时候重心前移,向后引手的时候,重心后坐,向前推的时候重心前移。这样分清虚实,用你的腿和腰,配合表现你的攻防手法,同时在锻炼价值上,也加大了桩步和腿的力量的训练。有些初学太极拳的朋友,常常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手上,忽略了腿的虚实变换,因而形成了站立式打拳,两条腿缺乏屈伸的虚实转换,因而动作很不协调、动作割裂。所以,一定要注意下肢腰和手的配合,要做到虚实清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