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文学 |
165.“不提意见不给分”,衡量巨人的道德标准是什么
1984年5月16日(星期三)
今天看了马雅可夫斯基写的《我自己》,非常幽默,让我大笑。语言精练,全用短句,简明扼要。下面抄录两段:
马高尔基。我给他谈了《云》的几段,深受感动的高尔基哭湿了我的整件背心。我用诗触动了他,我颇有点翘尾巴,很快就搞清楚:高尔基是会伏在每个诗人的背心上痛哭的。于是,我还是把背心保存着,可以让给人家,供省博物馆陈列。
黄色上衣
我从来不曾有过西装。有过两件短衫,样子难看之极。倒有个有主意的办法——用领带打扮一下。没有钱,我向姐姐要了条黄带子,往脖子上一系。大喝彩。可见人身上最醒目最漂亮的一点就是领带。显然,把领带放大,能博得更大的喝彩。但由于领带的大小有限制,我就出奇制胜,做了件领带式的衬衣,也可以说是衬衣式的领带。
印象所到之处使人披靡。
真是妙极了,我本来不喜欢马雅可夫斯基的诗,因为他的诗太“革命”了,像喊政治口号。即使是抒发自己的感情,他的感情也是“革命”的感情,太硬了。可是,当我看完他写的《我自己》后,我有点喜欢他了,喜欢他幽默的语言,简练的文字,只是还是不太喜欢他的诗。他的诗,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青春的秘密》、《开会迷》、《初学拍马指南》,其他的,一概忘得一干二净。
1984年5月17日(星期四)
今天不用上课。
小姨公休,又被我抓了公差。一起床,我就让她帮我剪一件短袖衣,这次她没有推辞,立刻就答应了,我有点不相信她的变化。因为以前叫她做件衣服,她不是推说自己有事,就是拖上一两个月才动手,可今天……我不得不承认,她受了某人的熏陶,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小姨很快就裁剪好我的衣服,我便让她车好(笔者今日注,就是用缝纫机把衣服做好),这回她也很爽快地答应了。到了下午六点,一件衣服就完工了,扣眼也锁好了,我自己把衣服熨烫好,试穿了一下,觉得还可以,只是袖子太短了,穿上后袖子会带吊起来,但我还是真心谢谢小姨。
今天一天在家,没干什么大事,煮饭炒菜就是最大的事了。看不进书,心神不安,不知何故?
1984年5月18日(星期五)
今天李教授给我们讲了最后两节鲁迅杂文课,本学期的鲁迅杂文就全部结束了。他布置了这门课的考查作业,并要求我们给他提意见,如果不给他提些教学方面的意见,他就把我们的考查卷退回,总之,专讲好话,不提意见不给分。他的态度是诚恳的,我甚至有些后悔这一个学期一直没有好好听他讲课,嫌他讲课啰嗦,现在,再也听不到他讲课了。
班长站了起来,他说:“让我们感谢李教授!”全班同学鼓起掌来,掌声中听到李教授说:“记住提意见呀,不然我不给分!”就这样,他在我们的掌声中走出了课室。
第三四节是古代文学课,方育华老师讲完课时,我们同样用掌声表达我们的谢意。
到今天为止,大学时代的所有文化课就宣告结束了以后,恐怕再也没有人给我讲课了,我的学生时代结束了,我真有些留恋。以后,当我给学生讲课时,我会更加怀念别人给我讲课时的好时光。
从下周开始,停课三周,给我们修改、誊清论文,给我们完成考查作业,这三个星期并不轻松。
1984年5月19日(星期六)
下午,阿婆又来问我要钱,这已经是第二次了,我给了她两角钱,有第二次就会有第三次。
我现在有点讨厌她了,因为她既笨又不会做事,既啰嗦又惹人生气。每次煮饭之前,她总要撩开我房间的门帘问:“今天倒多少米?倒一gong够不够?”我并认为她是尊重我的意见,而是怕倒不准米,好把责任推在我身上。每次她这样问,我都不回答,自己去把米倒好,洗好,放好水,给她去煮。等到饭煮好了,她又来问我:“现在炒菜了吧?”我心里说:“不炒菜干什么?”
我炒菜时,她就一直站在我旁边,我煮汤时,她老是揭开锅盖,气的我够呛。我的菜还没炒好,她会问:“盐还要不要,油还要不要,不要我就拿回去了。”这时,我就很不耐烦地大声说道:“等下!”
我做事时很讨厌别人在旁边看着,何况是碍手碍脚的老人。我并没有不尊重她,我是既尊重她又讨厌她。我尊敬她,因为她是老人,她头疼躺在床上时,我会把饭端到她的床前,我会拿药给她吃,我会泡一杯牛奶或冲一碗白糖水给她喝,家里有什么吃的,只要我在吃,就绝不会把她拉下。我讨厌她,也是因为她是老人,而且是蠢笨如牛的老人,她根本不会关心晚辈,只想要晚辈照顾她(这自然是应该的)她会在她的房间里偷偷吃糖或吃别的什么,根本不会把她买的零食分点给孙子孙女吃,连做个样子也不会,真是白活了70多年。许多人对自己的老奶奶都有很深厚的感情,老祖母的形象在人们心目中总是慈祥的、稳重的,特会关心人,特别会讲故事的老人,可我的老祖母呢,似乎一个条件也不具备,叫我怎么爱她呢?对她,我只有尊重没有爱。
1984年5月20日(星期日)
上午,看法国作家亨利·特鲁瓦亚写的传记文学《彼得大帝》。此书再现了彼得轰轰烈烈的一生。
在作家笔下,彼得是个复杂多变,卓尔不群,功过较著和一生集中了各种矛盾现象的人物,正如作者在本书结尾写道:“在他的身上集中了各种矛盾的现象,既粗犷而又富有强烈的求知欲;既能爽朗愉快地与人交往,又能在一怒之下将人置于死地;既沉溺于放荡不羁的生活,又热衷于勤劳的工作;既是个军事领袖,又关心民政事务;既用短棍又用笔杆子交替进行血腥统治;既为自己作为君王的盛誉而修建凯旋门,又同时对自己大加嘲弄讽刺;既是虔诚的东正教徒,又是亵渎神明仪式的设计者——在所有的事情上,他无所不用其极,可又同时对一切都表现出十分漫不经心的态度。”彼得正是这样一个人。从他身上我们该学些什么,又该汲取什么教训?作者接着写道:“对他这样出自本能而不时迸发出原始情感的巨人,难道能用通常的道德标准来衡量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照作者的看法,那就是巨人应该有评价(衡量)巨人的道德标准,通常的道德标准是不能用来衡量巨人的。那么,衡量巨人的道德标准是什么呢?轻而易举地原谅他的错误?还是夸大他的功绩?作者本人的倾向如何?
本书的史料丰富,有史学家的眼光、文学家的笔触,全书很是能引人入胜的,可惜的是,作者最后得出的结论过于偏颇。也许,我误解或理解错了作者那句话的意思,或许,我是用现在的眼光去看待古人,用中国的道德标准去衡量外国人。这些都是可能的,但我毕竟承认自己的思考,至于思考的结果如何,那就得听听别人对此书、对此句话(即上文加黑字体那句话)的理解了,我等待着与人交换意见,我也等待着愿意与我交换意见的人。
下午,看英国故事片《失踪的女人》。影片既有惊险场面,又妙趣横生。那位女主角(百万遗产的女继承人)的言谈举止令人捧腹大笑。她刚一出场,我就认定此人是个终日无所事事、生活活泼任性的人,没想到她在对敌斗争中又是那样英勇机智,观察力还很细致。编导在刻画这个人物时,把她两方面的矛盾性格特征统一起来,使观众对她产生感情,觉得她还是挺可爱的。
今天过得很充实。近来已很难有“充实”之类的词语倾注于我的笔端了,也就是说,这种充实之感已经在我的生活中消失多时了。也许过了今天,明天又会感到寂寞……还是抛开一切有关毕业分配的事,照样好好生活吧!
1984年5月21日(星期一)
今天,金露的论文发回来了,当她把论文初稿拿在手里时,我让她给我看看,她说:“别看了,肯定没好结果的,我自己都不敢看呢。”
我说:“你不敢看,就让我先帮你看看。”
她给了我。
我正在看肖教授给她的论文提出的几条修改意见。坐在前排的王海清好心好意温和地问:“金露,通过了没有?”
“没有!真讨厌!老是问!”只听金露大喊了一声,吓了我一大跳。我和她同桌三年半,从来没有听见她用这种腔调、用如此大的嗓门跟别人说话。王海清很尴尬。
我看完肖教授写的意见,得知教授说他的论文犯了“大而空”的毛病,由于我没看过她的原文,因而不能轻易肯定或否定教授的意见,我本想看看就算了,没想到金露在我面前诉起苦来。她一页一页地翻着论文,把教授打上问号的词语和句子指给我看,还颇为气愤地说着这样的话:“这个词语我明明是从书上抄下来的,难道还会有问题吗?”
“像这样的词语都有毛病?”
“这句话不是说得很明白吗?为什么要打上问号?”
“像这样的句子还会有错?”
“这样的观点还会显得大而空?”
她一句又一句地发问。搞得我不知如何回答。有时,我索性不回答,有时我却说:“这句话我已经看明白了。”可我这句话又给她钻了空子,她说:“你看明白了,他看不明白。”言语中有讥讽的味道。碰上这样的人,最好能附和她两句。
最后她又说:“不是我狂妄呀,他提的意见简直让人感到无所适从,我怎么修改?我想,我这篇论文如果给别的老师看,肯定没有什么大问题了,碰上他可真倒霉。”
我并不了解肖教授的为人,但他确实有些古板,太主观,容不下别人的不同意见,总要求别人一切都按他的想法去做,幸亏他不是我的指导老师,不然,我也会受不了的。
看到金露那个气愤样,我还真有点同情她。如果她真的按肖教授的意见修改,那她的论文简直等于重写。
今天妹妹给家里来信了,说她知道了弟弟住院开刀的事之后,“急坏了”还写了一封信给弟弟,语言真挚,感情充沛。我的目的达到了。我把弟弟住院的事告诉妹妹,就是为了让她写封信来,让弟弟得到更大的安慰,远方还有人在惦念着他。看来,妹妹很容易领会我的意思,也许我们姐妹的想法不谋而合。
中午,我又叫弟弟写封信给妹妹,他说没时间,我只好帮他起草了下列几行字:
小姐姐:
我的功课没有拉下,数学测验还得了90多分呢!
祝你
健康快乐!
你的弟弟
叫他抄好,权当是弟弟写给他二姐的信,我这样做目的,是为了使妹妹放心;同时希望弟弟也喜欢二姐。因为妹妹弟弟在家时经常吵架,弟弟在言谈中,向我流露出他不喜欢小姐姐,妹妹在家时,曾直接对弟弟说:“小弟,我越来越讨厌你了”(大概是今年2月份说的),所以我想使他们的关系也好起来。我知道,弟弟和妹妹长大以后,自然会相处地很好,也许我是多余了……母亲曾叫我不要把弟弟住院的消息告诉妹妹,,显然是怕影响她学习,但我出于以上原因,违背了母亲的意思,父母如果要责备我,我甘愿受罚,如果我的受罚,能换来我们三姐弟乃至我们全家团结友爱、互相尊重体贴,那么就是值得的。
(4035 题图来自网络,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