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世纪大学日记(连载)150.弱者、你的名字不是女人,自写的小说投进邮筒

(2021-09-15 00:12:39)
标签:

情感

文学

上世纪大学日记(连载)150.弱者、你的名字不是女人,自写的小说投进邮筒

             上世纪大学日记(连载)

  150.弱者、你的名字不是女人,自写的小说投进邮筒

1984213日(星期一)

今天老舅和他岳父及他的儿子来到我家。一走进家门,就带来北方特有的味道——从几个月没洗澡的身体上散发出来的,再看看他们打扮,个个臃肿不堪,邋里邋遢,从头到脚都是黑的。我多想回避呀,可是不行,我得亲自给他们倒水洗脸,他们洗完脸之后,我偷偷看看脸盆的水,黑乎乎的水面上浮着一层油,我想吐了。中午吃饭时,看着桌面上的那碗汤,我就想起那盆水,真倒胃口,好不容易咽下一碗饭,赶快回房去了。

 

老舅的儿子只有15岁,可按辈数我得叫他表叔,我不乐意这样叫。这位表叔学习成绩很差,这回是从城市(乌鲁木齐)回到农村(河源老家)上学的,据说河源有个亲戚可以帮帮他,辅导一下他的功课。

 

老舅的岳父是个65岁的老头,是回老家安度晚年的。他是个病号,刚动过手术。当母亲知道这个消息后,决定用木筷子(原来使用竹筷子)吃饭,而且申明我们家习惯用公筷。给老人盛饭的碗是特殊的,并吩咐我和弟弟坐在一起,夹菜时不要夹老人夹过的地方……真是够“八备”了。吃完饭后,把所有碗筷洗干净后,放在锅里煮开水消毒。本来我并不知道老人家得了什么病,但既然紧张空气已经制造出来了,我也只能小心些。

 

这老人家挺能吃,肥肥的腊肉给多少就吃多少。老舅说:“他很能吃肥的,一餐能吃半公斤肥肉。”真不敢相信,一般来说,老人只有能吃身体才好。

 

晚上我和弟弟没吃饭就去看电影了。本来不想去,考虑到家里人太多了,客人一定有很多话和父母说,家里一定热闹非凡,索性躲出去。

 

电影名叫《蛇案》,讲的是公安人员破获一起盗窃国家珍贵文物案的故事。情节并不奇特,也不紧张,一点也不扣人心弦,但电影运用一些打击乐等音乐效果来制造紧张气氛。由于故事情节本身就不惊险,无论你怎样靠音效来制造紧张气氛都是没用的,只能吓唬一下那些孩子。另外,对于作案者是谁,本人在电影开始半小时后就猜到了,而且准确无误。看已经知道谁是作案者的电影,还有什么意思呢?看中国的破案片,特没劲。弟弟却说好看,他只是凑热闹而已。我告诉他我早就猜到那个司机是坏的了,他问:“你是怎么猜的?”我说:“通过他说的话,他做的事猜出来的呗,等你长到我这么大,你也可以猜出来的。”他笑了,大概心里在想,希望自己快快长大,长到像姐姐这么大。等他长到我这么大,已经9年过去了,到那时,中国的破案片还象现在这样一猜就知道谁是坏的,那么中国的破案片就无人问津了。

 

回到家已没饭吃了,吃了父亲开会时发的一包点心,还啃了老舅从新疆带来的葵花籽,这些葵花籽不是炒的,而是放盐、八角及其他配料煮的,煮熟后晒干就成了现在这样,吃起来挺香,而且别具风味。明年春节我也学着做一做。

 

1984214日(星期二)

一早,客人回老家了。客人一走,父亲便给家里消毒,凡是那位老人家盖过的被子、睡过的床、坐过的凳子,都喷了“灭害灵”。我起床后,偶尔进去老人家住过的房间,就闻到一股怪味。中午,父亲把客人盖过的被子撒上花露水,祛除异味,我发誓我再也不盖那两床被子。

 

放假以来,我煮饭都煮烦了,可是又不能不煮。

种种迹象表明,父母已经在为我的个人大事操心了。我和妹妹谈到别人的男朋友长相不好时,母亲就说,“以后你们找对象都找长得漂亮的。”我心想,要是我找对象,人好就行,外貌其次。

 

我和穗如在父母面前谈到毕业后想去深圳工作,穗如说:“去深圳干几年,发一大笔财再回广州。”

父亲就说:“你不会回来啰,就在那安家了。”听了这话,我没出声,我明白父亲的意思。

 

今天,父亲给了我一本新的《中国语言文学自修大学讲座》一书,我把书放上书架时说:“这些书,我们家只要一套就够了,何必要两套,又没地方放。”

 

父亲笑着对我说:“一套怎么够?到时你搬走了,我就没有了。”我也只对他笑了笑,没有说话。同样,他的意思我一清二楚。难道我真的要父母为自己的事操心吗?我看大可不必,他们完全可以高枕无忧。到了我该考虑的时候,我是会考虑的,用不着他们多此一举。我会自己去认识人,绝不要别人介绍,想想那些被人介绍的场面,多么尴尬。

 

难道我真的该考虑个人问题了?我看为时过早了些。我的事还没有开始呢,而我始终认为,事业高于一切,这里的“一切”当然包括人间最美好、最纯洁的爱情。先立业后成家,这是我的志向,如果真要我在事业和生活中选一项,我肯定选择前者。我相信自己的毅力,同时也遵守自己诺言。当然,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又能在生活上有所回味,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既有事业,也有生活,那是再好不过了。问题是,作为一个女性,在事业和生活二者中,是很难兼而有之的,往往需要你选择其一,这就要看你的生活态度如何了。我想起了一位大学生演讲时说的最后一句话:“弱者,你的名字不是女人!”我曾为这句响亮的口号叫好,可以说,它确实震动了我的心灵。虽然这句话是从女作家张洁的一篇散文中的一句话(“弱者,你的名字不是男人,更不应该是女人”)演化出来的,但它的意义可以说是震撼我心的。

 

1984215日(星期三)

下午,玉琼来了,我们拉拉渣渣地说了很多事情,谈话没有共同的主题,老是转换话题。她的到来,使我这个下午过得很愉快。

 

经过长时间的考虑,终于决定把去年4月份写的小说《大学生之歌》誊清。这篇不像样的小说写好了将近一年,一直锁在抽屉了,没给任何人看过,偶尔拿出来修改一下,尽管不成样,我还是偏爱它的,因为它出自我的手笔,耗费了我的时间和精力。我很想试试投给某个文学刊物,可好像又不太敢。一是怕稿子丢失了,二是担心收到退稿信。我并不是怕收到退稿信,而是怕别人(包括我的父母、家人)知道我收到退稿信之后所说的风言风语,我不想让任何人知道我在写小说,因为我从不愿意把还不能断定能否成功的事捅出去。

 

另外,我还为留哪个地址给编辑部这样的小事操心。学院的地址不行,收到退稿,我的同学会怎样看我?家里的地址也不行,万一信是由父母交给我的,他们看到信封右下角的“某某某编辑部”字样,他们一定会大惊小怪,盘问我一番,甚至会先下手为强,拆开我的信来看。如果请我的女友转交,我又怕麻烦她们。我想不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来。到底投不投稿呢?不投吧,觉得很冤枉,无法断定自己的水平如何,投吧,又有以上种种顾虑,要下个决心真难。不过,现在我已下定决心,投!一定要试试看,管它有没有熟人,有没有关系,最迟后天发出,就算是收到退稿信,也可以体验一下当时的心情。先往不知名的小刊物投一投,现在先做好收到退稿信的准备,不过,那也要三个月以后才知道结果如何,但我已料到这次不会成功。

 

我深深地懂得,我选择的文学创作的道路,是一条艰辛的、困难的路,仅仅一两次的失败是吓不倒我的。既然我选择了这条路,而且自认为具备了这方面的素质,那我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看过一篇小说这样写道:“作家有几种人,一种是才气十足,往往处女作就一举成名,什么也挡不住他们。这种人很少。多数人是有一定的才能,尚需长期努力,经过千锤百炼,方能成功。”我属于后一种人,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是我的目标明确了:努力,下苦功夫——这在我看来并不难,我能做到。

 

晚上,抄我的小说,抄得很晚,手都快抄断了。但愿编辑们知道,不要说写小说,光是把小说抄一遍,也得花很多时间,但愿他们能体谅初学写作者的苦衷。爸爸过来说我了,说我晚上这么晚睡觉,早上这么晚才起来(我是早上八点起床的,比起我的同学来,我比她们早多了)。我只好说:我是属于猫头鹰型的,白天睡觉,晚上看书学习。别人的父母,孩子睡到几点都不管,我的父母呢,早上稍微睡得晚一点,就会大喊大叫:“小某,八点了,还不起床!”真没办法!

 

1984216日(星期四)

今天弟弟对我说:“现在,我除了跟我合得来的人交往之外,任何人都不理睬。”

“那么,谁跟你合得来?”我开玩笑地问他。

他说:“你呗!”

 

我很荣幸,因为我赢得了他的心,这是我多年努力的结果。另方面,我又很惆怅,难道我们家只有我一个人跟他合得来?

我继续问他:“爸爸跟你合不来?”

“合不来,爸爸也是整天愁眉苦脸,板着面孔。”他这样回答我。

 

我真替我的父母们担心了,他们似乎没有赢得孩子们的心,这是很可悲的。我越来越无法忍受家里这种沉闷的空气,每天得看父母的脸色行事,父母板着面孔,我们于是大气不敢出。晚上吃汤圆之前弟弟对我说:“我们家呀,连点欢乐的气氛都没有。”连十来岁的孩子都体会到了,何况我这个大人?欢乐与我无缘,我只能唱忧伤的歌。

 

今天是元宵节,按照惯例,今天该吃汤圆。晚上我家吃的汤圆是我做的,我炒的花生、芝麻,馅的配料都是我弄的,面是我和的,最后和妈妈一块包的。吃自己做的汤圆,总有一种不同寻常的感觉,但这汤圆不够甜。吃汤圆的时候,弟弟边吃边做怪动作,正是他这些怪动作,才使爸爸发出了笑声,空气得到暂时缓和。

 

怎么我们家成了这个样子?我该不该提醒一下父母,这样的家庭气氛会给弟弟那幼小的心灵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实际上,弟弟已比同龄人成熟了许多,亏他有我这个姐姐,他愿意把什么话都对我说,还叫我别告诉父母,我总是用他能听懂、能理解的话安慰他。有时弟弟做错了事,比如放学后玩了很久才回家,我教育他一番,没有告诉父母,我替他兜着了。因为只要一告诉母亲,母亲肯定会大发雷霆,把弟弟骂一顿。我当然不愿意看到弟弟挨骂,尤其是这种骂的方式不尽合理,又没有很强的说服力。有什么事还是我来承担吧,因为我已经把自己锻炼地极有涵养,很富于忍耐精神。

 

今天继续誊清我的小说,终于完成了。整整两天,400格的原稿纸写了25页,还是没有按格子写的,粗略统计了下,大约13000字,累死我了,已经筋疲力尽了。天呀,我选择了一条多么艰难的路!我完全可以满足现状,等毕业后当个老师,干好自己的工作(很多人都是这样的),何必搞什么创作,吃力不讨好!可是我的性格不允许我只成为一个平庸的人,一事无成。再说我有很多话要说,不写出来怎么行?种种原因都使我拿起笔,展开想象的翅膀,写那些构思可能不太吸引人,但又不得不写出来的故事。当然希望能发表,希望能得到别人的承认,但又不仅仅是为了发表。谁如果只是为了发表小说而写小说,那他不可能成为好作家。我是这样看的,是非与否,自有后人评说,同代人也可评说。

 

我发誓我要努力走出自己的道路,不依赖别人生活,而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生活。我知道这很难,尤其是对于一个女性,但我认了,我认准了我的道路,我将矢志不移地走下去,待来年理想之花开放,会有人向我祝贺——我认识的朋友和陌生的伙伴,请记住自己的心永远是年轻的,这样你就可以冲破年龄的界限,保持旺盛的精力。祝愿自己永远年轻吧,我同龄的伙伴!

 

1984217日(星期五)

母亲和父亲又吵起来了,为的是我的小叔叔的未婚妻要来我们家住,还要帮她找工作,据说这是她和我叔叔订婚的条件之一。每当父母吵架时,我心里都异常难过,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不懂怎样劝架,索性让他们吵个明白,我的内心却烦闷不堪。

 

弟弟说:“以前我们家还和和睦睦的,现在四分五裂。”我从心里赞同他的观点。其实,我们家以前也不是弟弟看到的那样和睦,只是以前矛盾是隐藏的,现在矛盾才完全暴露出来。既然已经暴露了,那就干脆暴露彻底吧。现在父母要吵架时,是毫无顾虑地吵,因为我们,至少是我,已经知道他们的真实情况了。母亲的脾气太暴躁,经常发脾气,本来,有很多事情,只要母亲好好和父亲说,架是吵不起来的,另外,如果父亲每件事情都同母亲商量一下,或是提前打个招呼,架也是吵不起来的。

 

我多么希望天下父母都能和睦相处,既然你们当初是经过恋爱才结婚的,那就应该保持你们过去非常珍贵的爱情,进而发展爱情,使你们的爱情在中年甚至老年都发出新的光辉,有些父母做到了,但大多数父母做不到,他们只是维持着这种关系,不至于使它破裂,这是一种可怕的维持。

 

1984218日(星期六)

早上,我把一叠厚厚的稿子投进了邮筒,当时我的手有点抖,心跳也加速了。我心里明白,等待我的只有一封退稿信连同我那份旅行了很久的原稿,想要出现什么奇迹是不可能的。

 

我以为今天注册,便早早回到课室,才知道是明天注册,幸好碰到同班的梁某某、郑某。我把学生证交给郑某,请她明天代我交给班长。然后我们三人就聊起来了。

 

郑同学问:“你们有没去看望温某某?”

我们说没有。温同学得了轻度的精神分裂症,住进芳村,他的名字差不多从我的记忆中消失了,要不是郑同学提起他,我就把他忘记了。于是我问起他的病况。郑同学说:温同学本来可以出院的,后来医生又不同意。温同学能叫出去看望他的十多个同学的名字,这说明他的记忆力并没有完全丧失。温同学说,在我们班有两个人放射出一种电来暗害他。这在常人看来当然觉得奇怪,可能这就是精神病人的症状之一吧。

 

今天回校,看见程主任,他说过几天公布实习成绩。我想我的成绩只能是“良”,这太不公平了。因为评分的情况是这样的:每个实习小组只能有两人得“优”,不管你这个组最差的一个同学比别的组最好的一个同学都好,你在这个组也只能得“良”,而那位比你差的,因为他们组也有两个“优”的名额,于是他(她)就能得“优”。不由得你去争辩,只好自认倒霉。我正处在这样的状况中。我们组的组长肯定得“优”,因为她上过电视录像,其实讲课并不见得很好,不过心肠很好。还有一个“优”的名额是谁呢,反正我的希望渺茫。管它呢,得到“良”就行了。分数并不能体现一个人的真实水平,以后到了工作岗位。别人并不是看你的分数,而是看你的工作能力,到时只要好好干就行了,用不着为分数发愁。

 

从学校出来,我和梁同学一块去逛百货大楼。上了三楼,发现好几个女青年在挑选拉毛围脖,这是上海产品,既可以当围巾,又可以当帽子用,深受女青年的欢迎,已经脱销好长时间了。我们也过去了,让售货员拿一条来看看。我虽然很喜欢,但想到冬天快要过去了,到时可以买更好看的。另外我想要那种帽子上有两个小圆球的,那种戴在头上更好看。我还想到我将来是当老师的,这些装饰品似乎与我无关,老师的形象应该端庄朴实大方,不能有太多的装饰,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最后还是没买这个围脖。

 559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