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大学日记(连载)141.“让”来一节作文讲评课,学生和实习老师成朋友

标签:
情感文学 |
1983年12月21日(星期三)
为了准备一份圣诞节礼物,我逛了北京路、中山五路所有大商店,都未能买到称心如意的东西,腿都跑断了。真的不知道该送什么才合适,对这方面的知识懂得太少了。因为中学同学都已经工作了,送书送本子别人不太喜欢,加上如果送这些,总带有一些政治色彩,好像除了要求别人学习之外,就没有别的追求的。所以我更加为难。大学好友给我出主意,让我买个安琪儿的石膏像,或者买个米老鼠玩具(今年是鼠年),可是我找遍所有商店都见不到,只好失望而归。
回到东山后,又逛了几家商店,好不容易才选定了三只金色的小鹿工艺品,买下了。我挺喜欢金色的小鹿,可似乎这礼物太轻了些,准备再找找,如果实在买不到,只好说是“礼轻情意重”了。
下午在中山五路时,与嬿嫦和胡宝金不期而遇,她们俩也是专程来买礼物的,我看她们两手空空——除了手里拿着一袋食品边走边吃之外,大概她们和我一样,此时也挺失望。我只能跟她们简单说了几句话,就分手了。
1983年12月22日(星期四)
罗敏讲完了所有课(共五节),她请我们吃花生。我们这个实习小组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谁讲完课谁就请客。因为在我们看来,谁讲完了课,谁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我还有一节作文讲评课,由于没有安排时间给我上,我得自己找时间上。明天有两节自习课,我决定用一节课讲评作文,当然,这必须经过原任班主任的同意。
我找到了这位泼妇型的班主任,把我的打算跟她说了。她这样对我说:“不知道物理老师要不要用?”
我说:“昨天我已经跟物理老师说过了,她答应明天下午给我一节自习课。”
“那,不知方校长要不要用呢?”原任班主任说。
我有点生气了,她简直是想方设法阻扰我上课,她以为我很想讲课呀,我既要花心血备课,花力气讲课,还得自己找时间上课,还得受气。但我不能发火,因为我要完成任务,得求她给我一节课。最后我来硬的了,我说:“如果明天不上,那我就再也没有时间了!”她这才答应“让”一节课给我。
1983年12月23日(星期五)
下午第二节自习课,我给学生讲评作文。
当一套固定程序完了之后,我说:“这节课是我们实习老师给同学们上的最后一节语文课”。这时我发现,全班同学的目光都盯着我,连原来几个很调皮的学生也注视着我,我突然感到,这些学生大部分是很可爱的,这些目光让我感到自己责任更加重大,如果我这最后一节课讲不好,那我们的工作就会虎头蛇尾。
我开始讲课了,教他们如何审题,《少壮须努力》这篇作文的重点在哪里,应该论述哪几个方面的问题,然后复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有关知识,再以复习过的知识为武wu
下课后,和李小猛同学交谈了一下,他说他对原任班主任很不满,我们在这里,可以不用原任班主任当班主任,起码这点就很好。
回到办公室,问了问指导老师对我这节课有什么意见,他说总体说来不错,只是板书太少了,我吃惊地问:“难道作文讲评课还要板书?”他肯定地回答了我。我不知道他的意见是否正确,但他毕竟是我的指导老师,我得听他的,有时甚至是违心听他的。
对了,还忘了一件事,上作文讲评课之前,一个女生硬是送给我一张84年的日历卡,我只好收下了。
1983年12月24日(星期六)
即将离开实习学校了,为了了解学生们对我们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的看法,我们要求每个学生写一封信给实习老师。今天我们收到了很多信,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一下子看那么多信。这些信,对我们的工作都给予肯定,同时也指出我们的不足,诸如:
下班里的时间少,下班里的时间就是三部曲,早读、语文课、读报;
讲课不够生动;提问太多(这并不算缺点吧)。
只有到了快分别的时候,我才真正感到这些学生的可爱。
下面摘录学生的部分来信内容:
欧世杰——全级的学习尖子在信中写道:
“你们给我们带来了欢笑,带来了热闹,更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你们已经成为我们中的一分子了。
几个星期的教学生活,提高了我们学习的兴趣,增广了我们的见闻。特别应该感谢老师们的是,对我们亲切的关怀。因为自己见识少,思想不成熟,对很多事物只能看到现象,不能触及本质,是老师们开导我,使我明确了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就是通过每一个有志者切实的努力,才可以改变现在那些不合理的现实。从前我不明确入团的目的,把自己关在团组织之外。现在我坚定了入团的信念,决心依靠团的力量,发挥自己的才智,去为社会、为人民服务。而在目前,则是要努力学好功课,培养自己的思想和修为,使自己也携同大家一起进步,一起茁壮成长。”
严平勇写道:
“一个老教育工作者说:‘我们虽然无什么长处,但好在脸皮厚’,说明了他们对上课所出现的几种意料不到的事不会感到惊慌失措,被打乱阵脚。我起初也为你们担心,因为我自己很容易发笑,一笑就难以收住。当时我心想,假如实习老师碰到我们哄堂大笑,他们会怎样,会不会闹出一个红脸关公或是黑包拯?但我们想错了。您们对我们所做的欢迎你们到来的动作报以大方的回答,并不感到惊慌失措。”
这位学生还给我们提了不少建议,其中有“你们平时最好多找同学谈心,了解同学各方面的情况,对同学的问题及时以友善的形式帮助他们解决,平时多与同学谈笑,使同学不感到拘束。放学时,应来课室看看同学们值日,使他们感到,老师也没下班回家!这样他们就会感动,信结束时,赠一副对联,以示相送:临校离校一回事,进班去班二片心。”
还有一位女生,在信中夹了四张书签,每张书签背面都提了字,送给我们每人一张……
很感激这些学生的一片心意,感谢他们的诚心。
下午参加了2班的团组织生活,后跟李小猛、陆维东两学生随意交谈,谈得很融洽。
李小猛说:“从现在开始,我们就不是师生关系了。”
我问:“那是什么关系?”
“朋友关系。”他回答。
我很高兴他能说出这句话,因为成为朋友关系要比成为师生关系困难得多。学生们承认我们是他的朋友,这说明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学生们的肯定,我们的工作并没有白做。
(2460 题图来自网络,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