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文学 |
136.你敢“晒”我,我尖刻“晒”你,想成为第一批学生的姐姐
1983年11月11(星期五)
本来每月6日之前,我该收齐我们班的团费,然后上交给系团总支组织委员,可是近几个月来,我一直不能按时缴交。今天已经11日了,依然还有两个团小组的团费没交上来,真拿他们没办法。催吗?我催过,而且每个月都要催,催多了又不好,别人会说你催租逼债;不催吗?上头又来催我。我怎么办?不管别人怎么说,我还得催。团费之所以不能按时交齐,究其原因,一来因为近期事情太多,作业也特多,有的团员忘了,对这样的团员,只要提醒一下就行了。但有的团员却说没有零钱,这根本不是理由,难道活人能给尿憋死?也有的团员确实是因为组织观念不强,不把交团费当成一件事。我真是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为什么就不体谅一下我这个办事员的苦衷呢?明天一定得催,了却一件麻烦事,但这终究不是好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辞职,前几天看了系团总支的工作安排,得知18周进行改选,我该卸掉身上这个沉重的包袱。
“小R穿什么衣服都好看。”在家里这句话我不知听过多少遍了。果真是这样吗?那么即使我穿上乞丐装、或披一件麻布片也好看?应该不会有这样的事。由于学习紧张,工作繁忙,我无暇顾及自己的穿着打扮,也绝没有考虑自己是否“好看”。但是我却有较强的审美能力,我知道自己穿什么颜色、什么式样的衣服好看,也知道自己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但是我都没有过多考虑这些,在穿着方面也不挑剔,因为没有挑剔的本钱,再说我始终认为一个人的美丽并不仅限于外表,更主要的是心灵的美丽。所以,我该朝心灵美丽这方面努力,让我的心灵像水晶一样透亮。
1983年11月12日(星期六)
收到一位同学的来信,他居然敢在信中这样“晒”我:“我可以想象你第一次上讲台的狼狈相,那惊弓之鸟的样子一定很有趣。”又说“还是上街买包镇定片预备着吧,或是准备一盒雪花膏,上讲台之前搽了预防脸色过红。”
我知道他是在说俏皮话,和我开玩笑,可我一点也笑不出来,我在心里狠狠骂他:“竟敢如此放肆!开玩笑也不看时候。”
我的女友们都预祝我实习成功,满载而归,可他呢?非但不预祝我成功,还拿我来开心,好像巴不得我在学生面前出洋相,只有这样他才高兴,他根本就不配做我的同学,我一定要找机会好好“晒晒”他。不过这回“晒”他的方式有所改变,我绝不给他回信,以此来制服他,看他能把我怎样?如果他再次来信,我还要看看情况再决定是否回信。如果回信给他,一定要写上以下几句话:“你是奥勃洛摩夫!八十年代的奥勃洛摩夫!去年的一滴墨水用了几天还剩大半滴,前年的日记本用到今年还剩120页。如此懒惰的人,怎么还配“晒”别人?还是赶紧把剩下的大半滴墨水写完吧,这样你才稍微有点资格来晒人。再说,如果让你第一次上讲台,你的狼狈相更有趣,说不定会吓得钻到讲台底下,或者吓得两腿站不稳,再用两手撑地,变成真正的狼和狈,这样才能撑住你那百来斤的身躯。另外,你简直给我出馊主意,难道你不知道雪花膏是美白的吗?脸红前抹雪花膏,红白对比,脸不是显得更红吗?我想,那雪花膏还是留给你吃吧,你吃下去后,心才能变得像雪花膏那样纯洁,写出像雪花膏那样苍白的诗来。”
在写以上这些话时,我自己都笑了,奇怪自己怎么会想出这么尖刻的话语?如果这封信寄出去的话,期间所达到的讽刺效果恐怕比果戈里、契科夫还略胜一筹(一笑)。就看看到底谁厉害,我是学中文的,不能枉费了我这支笔。我的笔,可以用抒情的、委婉的笔调抒写我的爱我的情,也完全可以用尖刻的、辛辣的笔调抒发我的恨我的憎,而且后者比前者毫不逊色。如果别人无端端对我不友好,我对他(她)也不会客气。
1983年11月13日(星期日)
下午看了电影《蓝盾保险箱》——破案的。简直是故弄玄虚。过去的电影,坏人是丑八怪,一眼就能看出来,现在的电影,坏人一个个都英俊潇洒貌美,风度翩翩。两种现象都走向极端。光凭外貌来刻画人物性格是远远不够的。
这部电影的人物性格刻画流于简单化,路队长有超人的绝技,在匪徒窝,十来支枪对着他,他居然平安无事,再强大的敌人到了他手里,也好像豆腐一般,这根本不符合生活的逻辑。
“白狼”打入内部,在侦破案件的过程中,耍尽花招,给破案造成了损失,这时我方人员才开始察觉,接着就是上级告诉路队长有关白狼的情况,再就是将计就计,一网打尽。情节落入俗套,很一般化。音乐给人以恐怖之感,但画面一点也不恐怖。自然还有一段兄妹重逢,妹劝兄弃暗投明等等,都落人俗套,实在难看。
1983年11月14日(星期一)
今天到越秀山体育场开校运会,去年此时,我被这里的风吹成了鼻炎,所以不敢忘记这个地方。我只是作为一名看客来的,在体育方面我一点特长也没有,我好静不好动嘛。
校运会开幕式准8点开始,时间之准是前所未有的。全体起立奏《国歌》时,那暗哑、沉闷的国歌音调很难听。如此雄壮、充满活力的国歌,怎么在这里播放就这么难听,好像哀乐,似乎为运动员敲响了丧钟。不知运动员听到如此沉闷的音调会怎么想。
我系的叶页居然跳过了1.78米的高度,在我看来是不可想象的,可别人用事实回答了我。我班的罗岗带病参加比赛,而且都取得了名次,如果是我,我是无论如何也顶不住的,我会借此机会弃权了,可罗岗也用行动回答了我。我佩服这些同学的毅力。看来,沉闷的音调并没有妨碍他们比赛。他们为学院创造了优异成绩,也为我系增了光。很可惜,我从来没有亲身体验过运动员领奖时的喜悦之情,我只是愿意与他们分享这个喜悦。
大约12点,我趁午休之际,逛了整个越秀公园,然后坐在北秀湖湖边的长凳上,望着蓝色的湖水,看着划船的游人,轻松地与我的同伴交谈起来。后来我们都溜了,提前回家,我们的集体观念不知丢到哪去了。越秀山体育场的太阳似乎和别处不同,特别晒,把我们的脸晒得红扑扑的,就像北方的红高粱。因此我们不想再回去晒了,还是回家舒服。
1983年11月15日(星期二)
下午政治学习,我系方一飞副教授给我们全系师生做了有关“精神污染”等问题的报告。从来政治学习我都没认真听过,今天我听了,而且还做了笔记。因为喜欢听方老师讲课,他在报告中还讲了当前文艺界的有关问题,这可是专业知识,而且我准备研究当代文学,因此必须听。
方老师讲了下面以下问题:思想理论上的精神污染指的是什么?应该如何纠正等。其中思想理论战线的精神污染这个问题我听得最认真。方老师从理论和文艺两大方面分别阐述了。
关于当前开展的反对精神污染等方面的问题,我曾收到过一位同学的来信,信上说:既然是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什么不让所有的东西都“放”出来呢,而要以中央领导同志的一句话来定论?我们已经是井底之蛙,为什么还要把井口缩小?这是来自新闻单位的某些人的看法,虽说不全面,但却有一定的代表性。现在《人啊,人》这部作品又被点名批判,在我看来在中国,当一个作家很难,写出来的作品要准备挨几次批判,这叫作者怎么办?作为一个女作者,她受得了吗?
1983年11月16日(星期三)
近来感到无聊,把教案交上去之后,一直等着老师提出修改意见,然后再大改一次。可是我们这位指导老师偏偏又是系主任,工作忙,会议多,教案交了一个星期,至今没有动静。教案不发回来,叫我怎么修改?怎么熟悉教材?这一件事就把我拖住了,老是放不下心来,加上又没有作品看,别的书又看不下去,日子便觉得无聊了,除了担心教案之外,就想看电影电视了,没治。
上午到桂花岗听刘同学讲《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课,听完课后我不明白这节课到底学到了什么东西,中学生大概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也就是说,刘同学的教学目的不太明确,另外,在板书、教学语言、提问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也许是过于紧张的缘故(录像机正对着她进行实况录像)吧,她讲错了好几个地方。
待刘同学讲完课后,同学开始评议,之后是三位老师相继发言,一讲就是一大堆,语言很啰嗦,我的肚子饿得咕咕叫,老师全然不考虑,照样津津乐道。每个老师对待这堂课的看法都不尽相同,这叫讲课的刘同学听谁的呢?真难办!
要讲好一节课,不知要付出多少艰辛的劳动,难以估量。
1983年11月17日(星期四)
生活,给了我诗的源泉
未来,给了我歌的幻想
祖国,给了我无尽的爱
于是——
我把诗,写给生活
把歌,唱给未来
我把爱,献给祖国,
已经好几个月没写一首诗了,甚至连胡诌几句也没有了。工作的繁琐,学习的繁忙,还有这样或那样的压力,也没有把我的灵感“压”出来。这几个月来,我曾惊讶,“我要写诗”这个念头从来没有在我脑海里闪过,因为我是那样爱诗呀,这种爱只有我自己明白。可是,生活的平淡,我不知道该怎样从平淡的生活中捕捉到不平淡的东西。我无从下笔,况且也没有时间。今天当我在阅览室门前徘徊的时候(这时已经8:40分了,阅览室还未开门),我曾慨叹,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人,如此不遵守时间。当我等得不耐烦,沿着马路回家时,听到有人小声哼唱《何日君再来》这首歌。于是想,未来,该不会有人哼这首歌了吧?
晚上,当父母正在和三姨夫讲话时,我便把今天的感想写了下来,仅仅用了40个字,很肤浅很平淡,但终究表达了我的情感。
我很想天天都写诗,但是诗的灵感很少来到我身边,那么,谁能常常来到我身边?唯有书,它是我最好的朋友。
1983年11月18日(星期五)
家里客厅的墙壁粉刷一新,透亮的,淡淡的苹果绿,使人心情舒畅,用手摸一摸墙壁,滑溜溜的,如果是斜的,可以让孩子们在上面滑滑梯了。
枯竭了,我的思想,不知道该写什么,也没什么好写的,现在只想着去实习(尽管我很害怕实习),和我的第一批学生生活在一起,了解他们的心,和他们成为好朋友,成为他们的大姐姐、大朋友,并不想以他们的老师自居。我在想,应该用怎样的生动活泼的形式,使他们既玩得开心,又能受到某些启迪。我的初步打算是,开一个主题班会,取名为“理想啊,飞翔”或“我爱祖国(祖国在我心中)”,还要给他们上文学欣赏的专题课。我喜欢诗歌、散文,为什么不把我的喜欢传给学生,教他们如何欣赏文学作品,也许还要组织他们去郊游、跳集体舞……总之,尽量使实习生活过得丰富多彩,要对得起我的第一批学生。以上种种,都要与全组同学商量再定,光靠我一个是不行的。我本人实在太无能了——不会唱不会跳,不会任何球类,如果不依靠其他组员,我很难管好一个班。
1983年11月9日(星期六)
上午一心想把教案拿回来好好修改一下。我来到课室,听了小娅试讲《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一课之后,我便问程主任拿教案,程主任说没带回来,并答应下午给我。
下午,我又去系办公室找程主任。程主任说对我的教案没什么大的意见,说我的教案写得很认真,对课文的理解正确,而且分析得很细。然后对一些具体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我觉得程主任不刻板,并不是要别人一定接受他的意见,而是用商量的口吻提出自己的看法,供你参考。最后他还分析了我的性格,他说:你很文静,具备了一个老师的形象,想问题也很细致,内向的性格有好也有不好,你应该扬长避短,在讲课时注意感情的运用。比如《百合花》就必须很有感情地讲解。
程主任的话是对的。是的,我讲课时感情不会大起大落,语调是平板的,不会很激动,也不会很沮丧,总之是用平静的语调说出内容,这种语调用来讲古文、议论文还马马虎虎,如果讲小说、诗歌就不行了。讲课时没有感情,或者说内心感情丰富,可表面却不流露,这是语文教学的大忌。在语文教学中,只有老师动情了,学生才会受到感染,也跟着动情,看来,讲课时,我确实要好好调动我的情感了,系主任还说,相信我能讲好(他也只能这样鼓励我),可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讲好。
今天收到克林的长信,她又对我说了他们实习的情况。说她如何无能,对不起自己的第一批学生等等,我不太相信她的话。她太谦虚了,总说自己不好的地方,在我看来,如果她的实习工作都没做好,就不可能会有那么多学生到华师大去看她,也不会有十几个学生到她家自己动手包饺子。这些都是她在信中告诉我的。如果不是她与学生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学生才不会理她呢。克林实在太谦虚了,要知道,过分谦虚就是保守。从她所说的实习生活来看,我感觉实习很好玩(跟天真浪漫的小弟弟小妹妹在一起),也很辛苦(备课讲课,班主任工作都要做),得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看看我自己的实习生活是怎样的,是比别人说得好,还是不如别人,等我实习归来,也可以大谈特谈实习见闻了。
1983年11月20日(星期日)
老舅夫妇和三姨夫都来到我们家,晚餐特别热闹。他们都在边吃边谈,一下子扯到表姐的婚事上。
母亲大概是有感而发,说:“以后我们的孩子肯定找不着对象,整天钻在书堆里。”
父亲和老舅、姨夫先后说:“那用不着你操心”,“根本不用你操心”。
母亲说:“是啰,得操心一辈子呀。”
我在旁边听了怪不是滋味的,怎么讲起这些事,而且当着孩子的面,简直是信口开河。在我看来,如果因为钻到书堆里而找不着对象这是件好事,找不着就找不着呗,有什么了不起,又不是除了爱情婚姻外就别无他求了?一个人更重要的是事业而不是爱情。
明天下午就要到实习学校了,开始为期六周的实习生活,在明天下午的“见面礼”上,我穿什么衣服呢?这还得费一番脑筋。
1983年11月21日(星期一)
下午到了十五中,领队老师把我们带到一间课室——黑暗的,像座监狱,课室、凳子破破烂烂,这,就是我们的办公室。据说某单位要租这个课室办升大补习班,十五中的校领导为了表示对我们实行工作的支持,没有同意,于是成了我们的办公室。
在这间破烂的办公室里,十五中的教导主任、王校长给我们讲话,先是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接着介绍校况。其中不免有些夸张之词,谁不想把自己执政的学校说得好一些?接着就是级长给我们介绍情况,烦人!情况是介绍不完的,还是让我们下班里看看吧。
见到高一2班的班主任杨卫红,从她的表情可以看出,她似乎不太欢迎我们。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她肯定不会放手让我们干。由她领着我们到高一2班,当我们拿着凳子从高一2班经过时,课室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学生们事先知道我们要来了。接着又是一番介绍,然后才坐下来上班会课。
班会课的内容之一是请班里学习较好的同学介绍经验,两男两女。我发现他们上台说话时一点也不害怕,显得很老练,虽说有些是照着稿子念的,但读的时候会用不同的语调。现在的中学生比我们那时强多了,脑子也比我们那时复杂多了。我怀疑自己能不能制服他们。
总的来说,高一2班给我的印象还不错,比我想象的要好。级长介绍说,从目前的情况看,高一2班是全年级最好的一个班,班风好,班干部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集体荣誉感较强,在学校的各项比赛中名列前茅,得到学校颁发的奖状也最多。看来,我们应该有信心,要和同学们打成一片,成为他们的姐姐、大朋友。
明天,该认识认识学生了,起码要能叫出几个名字。
(5880 题图来自网络,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