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世纪大学日记(连载)104.“逆光”诗情画意现实,作文分从“乡场上”掉下

(2021-07-26 00:15:26)
标签:

情感

文学

     上世纪大学日记(连载)104.“逆光”诗情画意现实,作文分从“乡场上”掉下

                    上世纪大学日记(连载)

   104.逆光诗情画意现实,作文分从乡场上掉下

198356日(星期五)

今天看了电影《逆光》,感觉很好。影片叙述青年工人的生活、工作和爱情。故事情节是陈旧的,但在艺术形式上倒有点特色。

 

首先,影片采用剧作家给观众叙述一个故事的结构方式来进行,这跟电影《小街》的结构方式相似。但《小街》的故事是不完善的,结尾给观众留下了三种结局,这无疑是一种创新,不应该说是借鉴,因为罗马尼亚的话剧《公正舆论》的结尾就是给读者留下了三种结局,到底是谁学谁呢?当然是《小街》学《公正舆论》。而《逆光》则给我们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最后,剧作家下了公共汽车,和他过去的恋人在车门下相遇,两人直直地盯着对方,女方很快就消失了,而作家呢,昂首挺胸,在诗歌旋律的伴奏下向前走去。

 

影片很富于诗情画意,现实感很强。在剧作家叙述故事时,不时有一些很美好的诗句出现。比如,“春天,踏着湿淋淋的脚步走来了”,“夏天,每一片树叶都做着绿色的梦”(大意),这些诗句是用正楷字出现在画面上的。影片的结尾剧作家用独白形式朗诵的那首诗,还有人物的语言(“今天的太阳和昨天不一样”)等等,都给人诗的意境,给人哲理的启示。

 

影片的画面很唯美,色彩是淡淡的彩色,含蓄,真实,给人以美的享受。苏轼评论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觉得用这句话来评价这部电影也是合适的。

 

影片的许多场景是实景拍摄。比如在蒙蒙的细雨中,人们撑着各种各样的伞,在马路上走着,那拥挤、雨伞碰雨伞的场面,我亲身经历过,因而非常真实可信,就像我们生活在电影里的世界,准确地说,应该是电影里的人物都生活在我们中间,观众可以在影片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影片获得“金鸡奖”的最佳摄影奖,可以说是名副其实。

 

198357日(星期六)

据说,宿舍里很多女同学都不理某某团支书了,活该!自讨苦吃。

 

我嘛,也没给她好脸色看,当我把团支部的团费交给她时,我昂起头,连看都没看她一样,只是把团费登记表和钱往她的桌上一放就回到我的座位上,这是我对她的无声抗议,而有声的抗议还在后头呢。本来我想单独找她谈谈,可这样做太惹人注意,所以我准备在支委会上对她展开攻势。我想像得到,在我批评时,其他三个支委不会支持我——副支书是个没有一点男子气的男同学;宣传委员为人很正派,谁叫她干事她都干,可惜她的斗争性太差,不敢得罪人;文艺委员和支书是一路货色,为人很不诚实,好搬弄是非,是个典型的泼妇,我是在孤军奋战呀!但我并不怕,因为我的背后有很多普普通通的团员,只要稍有正义感的人,都不会赞同某支书的做法。我敢肯定,我的做法会得到大多数团员们的支持。但我并不想把团支书批倒批臭,我也没那个本事,只想讲明道理,让她认识错误,今后改正。我还想到,等我在支委会上说出了我的心里话后,立刻提出辞职,从此再也不当干部了。本来,在对某某支书的问题上,我是不想插手的,既然别的支委都不出声,我为什么要出面?可后来一想,三年来,我在班里看到不少令人发指的事情,我都保持沉默,没有当面和这些不合理的行为作斗争,我觉得自己好像不是青年,而是一个看破红尘的修女,又因为那时我不是班干,所以对许多事情都不便说,可是现在既然同学们选我当团支委,我就应该对工作、对同学们负责,尽到我的责任,而且我也不能永远沉默下去。所以我打定主意,某某支书的事我一定要管,既然决定管,我就不怕打击报复,我已做好一切思想准备。

 

在事实面前,我才真正看到了某某的灵魂,以前我对此人的所作所为已有所闻,只是没拿到证据,对此人保持着一点戒备。这次的选举,她的一系列动作都是令人厌恶的。我这人只要对别人有了不好的印象,就很难改变我的看法。我是相信自己的眼力的,我不会轻易把一个人看死,也不会凭着第二手材料把别人看死,我总是凭着自己的眼睛,经过较长时间的仔细观察,来辨别一个人的真伪,而经我判别出的人,他们是好是坏,往往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这说明我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是不错的。

 

我很感激几天来为我鸣不平的同学,我更为自己上大学三年来能得到某部分同学的理解而高兴。我也深深感到,我们班尽管存在种种丑恶的事,尽管有一些坏人(道貌岸然者有之,势利小人有之,自私自利者有之,总之缺德者有之),但好人还是占大多数的。生活中有丑恶,但更多的是美好的事物,只要我们看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沮丧,就不会看不起我们这个社会,而会为消灭丑恶、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尽自己的力量。

 

198358日(星期四)

前不久,驾机回到祖国大陆的李大维在北京和黄植成见面了。黄、李二人原来都是国民党军队的空军军官,后两人先后驾机回归祖国,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尤其是李大维,妻子、女儿、父母都在台湾,他却毅然决然回归大陆,为统一祖国的大业尽到了自己的力量。

 

我也盼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怀抱,这也是全国人民的愿望,从小的方面来说,我还是挺想到台湾去看看,看一看那美丽的日月潭,喝一口淡水溪和浊水溪里的水呀。从地理课本上就知道了台湾美丽的自然风光,可是,何时才能亲眼见一见呢?看来,要使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的确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不过我相信,台湾回归的一天,终究会到来的,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今天把外国文学四道作业做完了,天呀,400格的原稿纸未按格子写,整整写了8页,大概有56千字吧,全是抄书(题目的内容决定了必须抄书,死板得很,并不是我不动脑筋,光会抄书),而且我抄书时还删掉了不少,可还是有56千字。还有马列文论、党史的作业还没做。这两科的作业每科没有23千字也是写不完的,两科加起来又要56千字,叫人怎么受得了?尤其是马列文论,我还不知道选什么题目来写。我这人思维能力很差,一碰到理论问题就头疼,一头疼我就不愿意想,不想学,甚至抱着一种应付的态度,这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一切全归咎于我的抽象思维能力太差。我想自己是没办法提高这种能力的了,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是很难学进去的。

 

198359日(星期一)

评价小说《乡场上》的文章发下来了,一看,76分,破个人记录。自上大学以来,我的文章(评论、记叙文、散文、杂文等),从未得过70多分的,全都是80分以上,只有这次作文破例。我并不怪老师打分太吝啬,只能怪自己。在写完这篇评论文章后,我就发现自己写得不好,经过再三修改,直到我较满意时我又发现自己超过了规定的字数,于是我又大刀阔斧地删,删得面目全非,我自己都不认识它了,结果自然不好。这篇文章确实太难写了,很难把问题说得深刻透彻。

 

小娅的文章得了85分,我看了,的确写的不错,分析得深刻,语言也够犀利,真是文如其人。

 

金露的文章得了80分,记得她写完这篇文章后,她曾对我说,她这篇文章写得如何如何不好,拿不出手,肯定不能得高分。事实证明,她的话是错误的。我们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总说自己的学习怎样不好,文章写得如何如何差,在我看来,这并不是自谦的表现,而是保守,生怕别人向她(他)索取什么,因而总说自己样样不好。样样都不好,没有一丝一毫优点的人,这世界有吗?

 

他总喜欢照搬十八世纪的西方文论,也不看今天已经二十世纪了,整整相差两个世纪。不管十八世纪的理论是否正确,反正只要是西方的理论,他都硬往二十世纪的中国的文艺现象中套,从不考虑是否符合国情。况且还非常自信,自信到自傲的程度,总以为自己说的都是正确的,而且还大言不惭地说:“我这是给你们东西(这里指知识)呀”,似乎只有他一个人懂得弗洛伊德、黑格尔、亚里士多德和狄德罗,把我们看成是阿斗、是群氓,唯有他伟大。用词又非常生涩,以为越生涩越显得他知识渊博,其实这是一种愚蠢的做法。话应该说得越通俗越好,尽说一些人们很难懂的话,是一种可笑的行为。他的名字我就不写了,只要是我们班的,谁都知道他是谁。

 307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