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旅游伎俩:引君入瓮——民族的丑陋

(2020-09-16 09:05:38)
标签:

社会万象

杂谈

旅游伎俩:引君入瓮——民族的丑陋

       旅游伎俩:引君入瓮——民族的丑陋


友人的真实经历。

因有四五个内地的亲人来,为了图方便,不得不参加某旅行社的深圳珠海两日游。也许是已经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待了二十多年,对世人刮目的这两个去处早就不以为常了。

但是,旅行社推出的套餐是诱人的。豪华型的包车费、一晚豪华宾馆的住宿费、一正餐两早餐的餐费每人才98元,太廉价了!为何不去?

上车了,导游开始讲解了,不是首先讲深圳、珠海有多好有多妙,而是坦诚相告:每个城市各有三个旅游点,自费门票每人310元,两个城市就是620元/每人。紧接着又直言相告,不这样收费不成,你们自己算算吧,如果只收98元,来回的车费都不够,更不要说住宿吃饭了,旅行社的成本和利润都得从门票中来。听一听,算一算,导游说的也都是真话,虽然是被低廉的车旅费和住宿吃饭费勾引进来的,细算算也没上多大的当。

终于到了深圳,开始游景点了。海洋世界,游一下还说的过去,但到了一个集装箱码头上船进行香港半岛游时,导游说左手边是香港的地界,大家除了看见躺在海里的穷山恶水,香港市井的影儿也看不到,据说这也要交80元门票或船票呢!

深圳游的第三个去处,就是沙头角的中英街了。这中英街倒是沉淀了一段历史记忆,但今天是没有看头也没什么买头了,惟一值得庆幸的是在那块中英街的石头牌前留个影,据说,此处也要收费80元?其实,这儿不是景点,不收门票,只是办证需要点钱,但不知是多少。

第二天,被拼凑上去了珠海的车了。所游的四个景点,不管怎么说,多少是有些看头的。那环绕澳门的半岛游,戴着望远镜看看澳门,对内地人来说,多少有一种遥望殖民地的感受。

在游澳门的船上,有一项义务留影项目,不少游客都凑到船头照了相,只等着下船取相片。谁知下船后取到的相片小得来只有半寸,请求放大到正常照片的尺寸(应该是4寸吧),得知要收费,每张15元,帮你放大、过塑,还帮你把照片套进有澳门图案的相册中。说心里话,这收费并不算贵,可是当初为什么不直说,硬是要用免费为诱饵请君入瓮呢?多此一举,何苦来着?

游新圆明园了,如果你去过故宫、颐和园、北京北海公园的,那就一点都不值得去了。空房空屋,没有任何历史遗存的物件,有点生气的要算是山湾斜山建筑的高处,有个和尚在硕大的佛像前收香火费。一个亲戚点了香,被收了10元,欲走不能,被和尚拉住、强行按到坐凳上,叫他报姓名,随后和尚胡诌了几句预测命运之类的话,他又按和尚的要求在一张纸上签了字,签完字才发现是要他捐99元的捐款单,只好拿出一张100元的人民币来,和尚说:“我不找钱给你了,那一元钱就算给我个人的茶水费。”看看哦,没在旅游景点的佛场,也不直来直去,如此的转弯抹角请君入瓮掏钱。

就过午餐,车往广州方向返回了。导游把游客引进两个产品销售点,在第二个点,导游直来直去地说,公司与他们签了协议,大家帮忙进去一下,我们的司机可以得到100元补贴,大家伙看在司机师傅辛苦的份上,不约而同去凑人数了。

这是一家自称为澳门人开的珠宝金饰品加工厂,从裸露的楼梯上到三楼,一二楼是只有柱子和水泥板的楼层,看样子有点像一栋烂尾楼。走进三楼,过道两边的首饰柜里放着“非卖品”的牌子,给人的印象是只欢迎参观,不是向你推销产品。多数游客急着上W.C,未上成厕所的则被急迫地“请”进了会议室,一位女性讲解员刚说了一句:“我不是要求大家买珠宝,我只是履行我讨口饭吃的打工者的责任,给大家介绍本公司就是生产厂家……”

她的第二句话还没说完,门被推开,一个自称经理的女人板着脸孔叫她打住,说老板要亲自来会见大家。随即,一个看起来30多岁,操着广东口音普通话的老板进来了,约莫宣讲了半个小时。大意是说:他是澳门人,姓何,跟赌王何鸿燊是一个姓,他自己在澳门有赌场,但不是劝大家到澳门赌,他在珠海这边开了珠宝首饰加工厂,并且揭了珠宝店的老底,从他的出厂价到卖出去的高价,都坦诚了一番,然后说:“我说这些不是让大家买我的珠宝,我今天来,是因为我的祖父今天要动手术,可能命不殆矣,我只是请求大家为我祖父祈福,帮我尽尽孝心。”

说完这些话,他把大家带到旁边装着摄像头的产品展览室,对着摄像头大声尽孝,并要求大家像战士跟着指挥员念的誓词一样发誓。礼毕,他说他异常感动,为了回报大家帮他尽孝,发给每人一个小红包,要求大家不能当着祖父的眼睛(即摄像头)打开,不然祖父会有看法,他那祖父是原祖父死了,后娶了她祖母才成为祖父的祖父(这话说的多拗口呀),虽然不是亲祖父,但对他比亲孙子还亲,因此他要格外尽孝。

说到这里,他把自己的电话号码报给大家,说去澳门遇到事就打他的电话,绝对一帮到底。紧接着他又说:“光送点小礼物不够回报大家对我的帮忙。”

于是他把柜台里的金项链拿出来,放到玻璃盖板的棱角上磨得沙沙发响,说:“你们看,这项链绝对是真的,磨不坏拉不断,为了感谢大家,低价出售回报各位。”

我们听到售货员问:“老板,是每条1000元吗?”

他说:“100元!”

售货员吃惊地吐了吐舌头。他强调就是100元一条,但大家必须留下姓名和电话,每人只能买一条。这时,人群蠢蠢欲动了,第一个人要买三条,老板皱了一下眉头答应了,于是第二个、第三个……不少人都以为捡到便宜货了,往最高限额买,多数游客都买了三条。

一场闹剧过后,当人们回到车上,很多人都说上当了,金项链是假的,如果是真金,在玻璃棱角上磨,是会被磨损的。在珠宝店请求工作人员鉴定,工作人员说顶多只有15克金,一看就是旅游点买的,至多是个装饰品,现在金价超贵,100元一条他并没有赚到暴利。

从旅行社的组团方式到旅游点的推销方式,我们看到的是以利诱之,请君入瓮。

实话实说,这次的两日游,旅行社、照相的、卖珠宝的也没赚到多少钱,该赚的钱还是应该赚。然而,为什么不来个直截了当,将各种成本和利润实话实说,没必要像诈骗犯那样使用无数伎俩去推销自己,把自己和顾客都折腾得够呛。为什么大家都会上当?这板子该打向谁呢?我看就打向中国人虚伪与自作聪明的劣根吧!每一个人都不想让自己吃亏,都想占便宜,于是人与人之间就互抛诱饵,使对方切实感到占到便宜了,从天上掉馅饼了,这样才肯付出。从打土豪分田地到改革成果共享,不管到头来实现了多少,兑不兑现,要能打动人群,就得诱之以利,请君入瓮啊!

(2480 1111)

旅游伎俩:引君入瓮——民族的丑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