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的诺亚方舟,你在哪里?

(2020-05-28 12:18:40)
标签:

社会百态

杂谈

教育的诺亚方舟,你在哪里?

                教育的诺亚方舟,你在哪里 

             

最近,关于“儿子活埋79岁瘫痪老母亲”的新闻,引发了社会热议。之所以活埋母亲,是因为老母亲行动不便,大小便不能自理,于是他偷偷将母亲用手推车拉走,丢到一处废弃的墓坑里,还用厚厚的黄土封住了洞口。回家后对妻子谎称把母亲送去亲戚家了,幸亏他妻子觉得不对劲,果断报警,被警察一追问,这男人才承认活埋母亲的事实。当警察找到被活埋的母亲时,老人已经在黑漆漆的墓坑里度过了三天三夜!幸亏墓坑的洞口未被踩实,老人这才逃过一劫。

让人心酸的是,老人被救上来后,仍挂念儿子,担心儿子会受牵连,告诉警察说是自己爬下去的,和孩子无关。

 

这新闻真让我恨得要窒息!

 

俗话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俗话又说“虎毒不食子”,古代小说里但凡遇到性命攸关的危急时刻,苦主都会跪地告饶以上有八十老母要赡养下有三岁幼儿需抚育为由求饶命,只要摆出这两条理由,即便是杀人不眨眼的土匪强盗也会心软三分,而这个亲生儿子却活埋自己的母亲,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个案例折射出很多问题,比如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比如自古以来父母重男轻女、溺爱儿子,比如教育出了问题,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有问题。

 

我一向很尊重老师,我的中学班主任还健在时,每年都会去看望他。说到原因,往小处说,是因为我的知识是老师一支粉笔一本书辛辛苦苦教出来的,何况我自己还当了9年中学教师;往大处说,每一个成功的人都得益于一个或几个老师早期的培养(我不敢说我成功);从历史上看,孔子创办私学,教书育人,也由此有了尊师重教的传统;从现在来看,科教兴国,和谐社会,老师的地位至关重要。在我国普及基础教育、强化学前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最终决定教育高度的,不是阳光下教学楼的物理高度,而是讲台上执教鞭者的精神高度。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名言,道出了教育的真谛,也反映了人们对教师保有一份天然的爱的瞩望。

所以,以往每当有问卷调查,在调查社会地位排名时,我总会毫不犹豫地将老师排在前列,在我的心中,教师的社会地位是至高至尊的。有时,我甚至很偏激地认为,这个社会少了哪个行业都行,唯独不能少了教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可是,不知从何时起。我忽然发现现在的老师已经不是我心目中的老师了。因为有一天,朋友那个上初一的孩子这样对我说:我们老师教课一点都不认真,经常是在黑板上划拉一道例题就让同学自学,有时一堂课下来讲课的时间用不了10分钟,至于学生明白了没有就不管了。那孩子比较聪明,但也总有不明白的时候,有一次生性胆怯的他憋足了勇气,在下课时问了老师一道难题,被老师不分青红皂白的一顿训斥,上课为什么不好好听,你怎么那么蠢等等,从此他再也没有问老师的勇气,经常是积累了一个个难题,不会就放在一边,朋友只好给孩子请了家教。

后来有当老师的同学这样对我解释说,我们只有这样,才能淘汰一部分学生,每个班50多个学生,每个老师都要教两个班,100多个学生,怎么教得过来?而在我心中,诲人不倦曾是老师的美德,在我的学生记忆中,老师变落后学生为先进学生曾是一道独有的风采、独有的神奇,是教学评优的一个必备条件,现在,是不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一切都变了,连老师都要“杀贫济富”了?!

即使这样,我总是把老师往好处想,每当有人愤愤地对我谈起老师来,我总是维护老师的尊严,告诉他们要学会自学,要尊重老师,老师也有缺点,不能指望老师不食人间烟火,退一万步说,一个人一辈子遇到一两个好老师就不错了,关键还在于自己的努力。话虽是这么说,但我也在思考:我们心目中的好老师到底是怎样的?

然而,有些事情,无情地冲击着道德底线和社会心灵,几乎彻底摧毁了我对教师的看法。在江苏某地一所幼儿园,一名幼教老师用熨斗接连烫伤7名幼儿的脸,对家长谎称“厕所滑,挤倒摔伤的”;在北京房山区一所小学,一名美术教师让成绩不好的孩子排队领受嘴巴和侮辱;还有老师性侵女学生,老师把一个同学打成脑震荡+膝盖骨裂。还曾经看过这样一个事件:一个高中生因不满老师说的有伤自尊的话(依稀记得是说这位同学的体型和成绩成反比),愤然退学,早早闯天下……


有个学生回忆说:小学的时候记得有一年冬天刚开学,有个老师强制我们每个人包书皮,没包书皮的就罚脱衣服,他的说法就是“你不给书穿衣服你自己就也别穿衣服了”大冬天的,当时好多人就被罚脱衣服,班长都脱了。但是也有人不愿意脱,我就在其中,这个老师就罚我们站了一天。真的是非常荒谬了,现在想一想也是一肚子气,就真的纯神经病。


这些残忍冷酷的行为,不禁让人想起另一位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话: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

在我们的印象中,老师的“道具”是粉笔、是地图、是折尺、是幻灯机,是电脑是投影仪,它们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也在无形中凝结了一份温暖的记忆。然而,在近年来的教育暴力事件中,少数师德败坏者,用拳头、棍棒、胶带、紫外线消毒灯、注射器针等道具上演全武行,要么将其视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要么丧心病狂地折磨孩子,要么把个人情绪、生活不满宣泄在孩子身上。

从这些事件中,人们感受不到为人师长的丁点儿爱心,相反,那些受害孩子伤心的哭喊、累累的伤痕、受惊的眼神,总让人感受到一种彻骨的冷漠。没有爱,就没有温暖与光明,也就没有以人为本的教育。滚烫的熨斗,烫坏了孩子的脸,也烫伤了教育精神,更烫痛了整个社会一再受到刺激的神经。


看到这些,我说不出什么话来了。在我的心目中,老师不仅教书,更要育人,要培养和爱护学生的心灵。那位高中生为捍卫尊严可以退学,好在退学后还干得不错,童话大王郑渊洁的儿子也是中学没毕业,由他父亲编教材教他,现在也做得很成功。但有几个孩子的父亲是郑渊洁?大多数的学生怎么办呢?或许有的学生在老师面前变得没有了自尊,或许有的伤了自尊却默默忍受而变得没有了自信,或许有的承受不了而自我伤害,这样的事情近年发生得太多了!

 

我那些还在当老师的同学说,现在当老师太难了,打不得骂不得,甚至说两句稍微重点的话也不行,学生动不动就拍视频,上抖音,校长就会找你,弄不好被告到教育局,饭碗可能都会没了……


近年来,不断听到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下降的说法,这里有大环境的问题,有生源的问题,还有教育体制的问题,还有总是说老师的待遇要像公雾元看齐(如今虽没有达到公雾元的水平,但基本也等同于公雾元的待遇了,比起我当老师那会,不知好到哪里去了),我不能不说,也有老师自身的问题,如果说性侵是坏老师违法的底线,那打人就是坏老师道德的底线。

 

想当年,我当教师时,利用业余时间为一个初中生补课,让他的语文成绩(尤其是作文水平)在很短的时间内大有长进,我一毛钱也没收,她的父母都过意不去了,追出家门送了我几斤橙子,我硬是没要啊!——怀想当初真是傻透了!现在?那些课外辅导机构明目张胆收高昂的补课费(以前是一小时300元,现在可能要500甚至上千元了)就另当别论了,一些老师上课时不好好讲课,让家长交钱晚上给学生“加餐”,据说本该在课堂讲的内容偏偏留在加餐时来讲……


周立波说:当教育与金钱挂钩时,老师变成了老板,学生变成了学徒,而家长就变成了ATW取款机。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教育的诺亚方舟,你在哪里?

教育是一艘巨大的船,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也让无数的梦想葬身海洋。当大多数人争相挤上教育的“泰坦尼克号”的时候,多么希望有人把教室建成“诺亚方舟”,希望孩子们在这个教育的诺亚方舟里——

探索得到支持,失败得到鼓励;信任代替恐惧,自觉代替纪律;应试教育结束统治,全面成长得到鼓励;可以“读万卷书”,也可以“行万里路”;学生是快乐的,他们找到了心灵的家园;老师是幸福的,他们播种着知识的春天。


我想,我们需要的不是分数的机器,而是教育的诺亚/方舟,我们需要的是不仅播种知识,而且帮助孩子们修炼智商和情商的老师。可是,我们去哪里寻找教育的诺亚/方舟?

(图片来自网络,顺致谢意 3172 10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