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影中西欧】2. 一场运动
一个人 一座城
9月11日游了佛罗伦萨市区,张领队已介绍佛罗伦萨是“一场运动一个人一座城”。
一场运动:文艺复兴
一个人: 但丁
一座城:弗罗伦萨
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我国著名诗人徐志摩把它译作“翡冷翠”, 真是个诗意的名字。意大利语的直译为“百花之城”,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城市,托斯卡纳区首府。作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佛罗伦萨是极为著名的世界艺术之都,欧洲文化中心,歌剧的诞生地,举世闻名的文化旅游胜地,全市共有40所博物馆和美术馆,60多所宫殿及许许多多的大小教堂,收藏着大量的优秀艺术品和珍贵文物,因而又有“西方雅典”之称,它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品保存地之一。工业以玻璃器皿、陶瓷、高级服装、皮革为主、金银加工、艺术复制品等工艺品最为有名。
我们的全陪张领队请来了当地的导游,他自我介绍来自中国传销的发源地北海,姓苏,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他先提示我们这是小偷最猖獗的地方之一,让我们把包包背在前面,要注意穿白袍,脸上抹着白粉的人,千万不要让她把白粉抹到你脸上,还有那些面前摆着名画,说是自己画的,其实是电脑打印出来的,叫你花20欧元买,实际上就要敲你50欧元。
我们跟着苏导穿行在小巷里,感受这座小城的魅力。他先给我们介绍美第奇家族,因为文艺复兴运动离不开这个家族的鼎立支持。
15世纪时,佛罗伦萨这朵玉簪花就被当地的巨商美第奇(Medici)家55世纪的佛罗伦萨这只狮子所守护,这一守护就是三百年,而美第奇家族的族徽也成了今天佛罗伦萨的市徽。
15世纪至18世纪中期,长达三个世纪的佛罗伦萨历史可以说是与美第奇家族的兴衰紧紧联系在一起。当时家族掌握了当地实际的政治和经济权力。
文艺复兴运动发生于14--17世纪的欧洲,是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传播的运动。它发源于意大利,然后在西欧各国得到广泛传播和高度发展(中学时学过这段历史,现在忘得差不多了)。
文艺复兴涌现了一大批作家、艺术家。但丁被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所创作的长诗《神曲》,明确表达了自己对天主教会的厌恶,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意大利的达·芬奇,他把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结合起来,创作了许多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代表作有《最后的晚餐》
、《蒙娜丽莎》等,雕塑家、建筑师米开朗基罗等也十分出名。
穿过小巷,来到个较为开阔地带,首先看到的是圣十字教堂,由阿莫尔福·迪坎比奥于1294年开始设计和建造的,属于哥特式的建筑。教堂建设直到1443年初步完工启用,但整个立面是1863年才增建的,1842年立加建教堂后面的哥特式钟楼。教堂内有一些重量级名人的纪念碑和陵墓,例如:但丁、米开朗基罗、伽利略、马基维利、罗西尼等。
导游介绍 教堂里宽大的正偏三殿间以八棱列柱,列柱上飞起大跨度的双沿尖顶连拱。经过16世纪部分改建以后,这座教堂变得更加美丽。从入口到三大殿尽头,整个地板用旧墓石铺就,教堂的窗玻璃彩画都是14世纪末期作品。教堂的圆顶帕奇礼拜堂由布鲁内雷斯基所设计。礼拜堂里有阿鸟洛·加迪的壁画《圣十字架传说》,祭坛上有杰里尼作的画作《圣母和圣徒》,但我们只能观其外观。

百花之圣母大教堂(又译百花大教堂、佛罗伦萨大教堂)是佛罗伦萨的地标,外观以粉红色、绿色和奶油白三色的大理石砌成,展现着女性优雅高贵的气质,故称为“花的圣母寺”(Santa Maria del Fiore)。与罗马帝国的万神殿、文艺复兴盛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并称古代欧洲的三大穹顶。百花圣母大教堂穹顶上的巨型壁画《最后的审判》是16世纪艺术巨匠瓦萨利的心血之作。从佛罗伦萨百花圣母大教堂开始,欧洲建筑正式从“哥特时代”进入“文艺复兴时代”。米开朗基罗在计划设计圣彼得大教堂的圆顶时曾说过:“我可以盖个比翡冷翠教堂圆顶更大的圆顶,但绝无法及上它的美。”
百花大教堂像意大利许多建筑一样,其本身就是件艺术品。外墙上的各种雕刻生动、精美,令人惊叹!
百花圣母大教堂旁边是乔托钟楼,这是一座82公尺的高塔,由建筑家乔托于1334年开始建造,外观是一个四角形的柱状塔楼,把粉红、浓绿和奶油三种颜色,以几何学的配色方式调合,和旁边的百花教堂十分和谐,底部还有精致的浮雕,内部有楼梯可达顶部,共有290阶。

圣诺望洗礼堂(施洗教堂)是圣母百花大教堂所辖的洗礼用教堂,位于圣殿正西,是一座八角形建筑。照片右下角的大门就是“天堂之门”。
洗礼堂的黄铜色大门是经典之作,门上有10块浮雕,浮雕画面表现的是《旧约全书》故事,这10块浮雕是著名雕塑大师季陪尔底用时21年完成的杰作。当雕塑大师米开朗基罗走到这里时,看到了这扇精美的浮雕大门,惊叹这漂亮的大门如果是通往天堂的大门该多好!随即被人们认同,从此人们称洗礼堂的黄铜色大门为通往“天堂之门”。如今,这扇大门只有在重大活动时才开启(据说,一年只开一次),要想从黄铜色的大门中走进洗礼堂需要提前预定门票。
洗礼堂内部顶上的镶嵌画集合了不同世纪艺术家的手笔,金碧辉煌,美仑美奂。
这些栩栩如生的场景生动呈现了无数圣经故事,鼓舞着中世纪的信徒。耶稣端坐正中,在审判日俯视众生,并作出对命运的最终裁决。
百花大教堂真的是人山人海,随便拍张单人照都是满满的亲戚与你合影。还有供人乘坐的马车……在这里碰见导游说的穿着白袍的女人,满脸涂着白粉,她试图把白粉往我们身上抹,我们逃也似的躲开了,怕怕!
领主广场因周围的精美建筑而被认为是意大利最美的广场之一。 始建于十三、十四世纪,最初是在被拆除的乌贝蒂、佛拉伯斯基及其他皇帝派家族的房地基上建起来的,后来经过扩建形成今天的规模。

令人印象深刻的
14世纪建筑旧宫及其锯齿形塔楼仍然统治着广场,广场上还有 佣兵凉佣兵凉廊、 乌菲兹美术馆、商人法庭(1359)(今农业局)和
乌古其奥尼宫(16世纪,正立面可能出自 拉斐尔的手笔)。位于旧宫前面的是文艺复兴风格的 忠利保险(1871年)。
广场上有许多引人注目的雕像:
维奇奥宫前的雕像在旧宫的入口,是 大卫像的 复制品, 米开朗基罗的原作保存在艺术学院画廊。

科西莫一世骑马雕像, 詹波隆那(1594年)海神喷泉,巴托洛米奥·阿曼纳蒂(1575年)“狮子”,多那太罗(复制品“友第德与何乐弗尼”,多那太罗(复制品)“ 海格力斯和凯克斯”,
邦迪奈利 (1533)“强掳萨宾妇女”,詹波隆那
“珀耳修斯和 美杜莎的首级”, 本韦努托·切利尼 (1554),在领主广场边的佣兵凉廊这个壮丽的露天博物馆见证了千百年的伟大与权力。

虽然接近弗洛伦萨的时间非常短暂,只有2个小时左右,你仍可以看到它的石头塔楼,红瓦墙顶,绿荫遍地的花园,挂满壁画的教堂、修道院。当你细细品味的时候,佛罗伦萨城犹如一幅文艺复兴时的油画,古朴并散发着历史气息。




“三个一”,是人类历史上重大社会转型期的地标、人标、文标……转来转去转不掉小偷和骗子,也许历史就是如比写实,东方近期的转型潮湧,不仅洗涤不了冲洗了数千年一直要铲除的污垢,反而是沉垢泛起势如破竹,也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永在“革”与“转”的历史标榜中书写记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