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岛游记6.阿里山,天长地久桥寓何意

标签:
游记台湾 |
台 岛 游 记
序:高山深壑、苍茫广野、江流湖湧、汪洋孤岛,历史的巨轮一路辗来,几多腥风血雨、几多碰撞交集。人啊人,浪击飞舟承载起永不消逝的家国情怀;登峰临绝顶,地球腾跃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里程。台湾岛的岁月流程,留下了“丛林法则”的遗恨,也留下了人类始终在走向文明的遗痕,哪怕只是点点滴滴……
6. 阿里山,天长地久桥寓何意
10月28日,车子行驶在高雄通往台中嘉义的路上。“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这首《阿里山的姑娘》仿佛一直在耳边回响,郑导说,我们的行程是不上阿里山的(因为出过事故),只到山脚下,看天长地久桥。
一听到“天长地久”这个词,90%以上的人们都会认为肯定和爱情有关,说不定是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可是这回,我大跌眼镜了。
车子停下了,沿着小路往前走,先看到天长桥,它在龙隐寺左后边的上方,是山上与山下来往必经的吊桥,只不过如今在修缮,无法上去,只能在指示牌前拍了一张。
天长地久桥其实是两座单独的钢索吊桥,“地久桥”长约35米左右,宽约1.6米,桥身两侧有两条很粗的钢缆吊起下面两根粗缆,桥两边为钢丝绳索护栏,地面是木板,走上去晃晃荡荡,也许只有在摇摇晃晃中才能感受“地久”的坚实可靠?在桥上看桥下,却见干枯的河床,几处少许的水洼,这也许是台湾水之源匮乏的原因之一。
天长地久桥是在日治时期建造,这“天长、地久”桥与日本人侵华有关。当年触口是通往阿里山的关口,亦为昔日山区特产和平地货物的交易重镇,居民及商贾往来阿里山地区,皆须由此越过八掌溪。“地久”桥下,流经的溪流叫八掌溪。八掌溪源起于奋起湖,长81公里,由8条小溪合流而成,俯瞰呈巴掌状,故称八掌溪。由于八掌溪水量不稳定,涉溪危险,架竹桥又易被水冲走,乃兴义架设吊桥。日治昭和十二年(1937年)在热心人士推动下,完成两座吊桥架设。配合日人感念的天长节(天皇生日)、地久节(皇太妃生日),这两座吊桥分别取名“天长”和“地久”。原来这桥和日本侵华有关,并不是我想象中的相爱的男女期盼生活幸福、天长地久之意。
只不过时至今日,两座吊桥的交通功能已被取代,但仍受到游客的欢迎,这或许和“天长”、“地久”的桥名深具情意,终让人兴起浪漫和幸福的联想有关。如今人们看重这深刻的寓意,期盼美好的让爱情与天和地存在的时间一样长。凡到此一游的游人都会在桥上走一走,拍照留念,就是图“天长地久”之意。
阿里山下的龙隐寺,寺里主要供奉济公禅师,据介绍,台湾人信奉济公几乎和信奉妈祖一样,因此龙隐寺香火非常旺盛。
触口临溪岸边,还有不少小武僧的雕塑,一个个样子都十分活泼可爱。
在阿里山游客服务中心,阿里山姑娘和小伙穿着民族服装给我们介绍高山茶,小伙子口若悬河,姑娘泡好茶端给每一位游客,目的就是让大家买正宗的阿里山高山茶。茶香气袭人,让人回味,确实不错,但价格也确实贵。
游客服务中心的展厅展出高山族人采摘售卖高山茶的摄影或绘画作品。
游客服务中心售卖的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