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游记】3.田螺坑土楼群依恋自然的明珠


标签:
游记 |

早餐后车子去接另外四位美女帅哥。
驱车四小时,到了漳州南靖县,车子停在高速路口附近等导游,不一会,一位长发美女朝我们的车子走来,司机远远就看见导游的两个酒窝……
方楼步云楼居中,其余4座环绕周围,旁边还有两个长方形建筑,确实像四菜一汤再加一双筷子。土楼群依山势错落布局,保存完好,住户均为黄氏族人。
古朴的村落,洁净的环境,葱郁的山林,清澈的溪流,纯朴的民风……走进静谧和谐、生机勃勃的福建土楼之乡,一切都令人赏心悦目、让心找到最初的纯净。
沿着田螺坑土楼群指示牌往下走,导游给我们讲故事。

数以千计的漳州土楼中,南靖县书洋乡田螺坑的土楼建筑群是最美丽的,它由一方、四圆五座土楼组合而成,如山野中盛开的花儿,有人戏称之“四菜一汤”,令人不能不感叹民间语言的生动!建筑巧合造就神奇,田螺坑地名的来历颇为蹊跷。有村民说,它得名于村庄背靠的湖岽山状似田螺;也有人说,田螺姑娘的神话故事说的就是黄家祖宗,那个叫黄百三郎的幸运儿,因为田螺姑娘的神助,才得以从一个养鸭少年成为一方富绅。
来到山下近距离看土楼,田螺坑土楼群的第一座土楼叫步云楼,就是那位于“梅花”花心位置的方形楼,始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高三层,每层26个房间,全楼有4部楼梯。取名步云,寓意子孙后代从此发迹,读书中举,仕途步步高升青云直上。果然,步云楼还在兴建,族人又有了财力,随即在它的右上方动工修建新一座圆楼,叫和昌楼,也是三层高,每层22个房间,设两部楼梯。1930年,步云楼的左下方又建起了振昌楼,还是三层高,每层26个房间。1936年,瑞云楼又在步云楼的右下方拔地而起,仍然是三层,每层26个房间。最后一座文昌楼建于1966年,准确地说它是一座椭圆形楼,三层,每层有32个房间。田螺坑土楼在基址穴位的选择上,遵循中国的风水文化。步云楼为“扑虎”位,和昌楼为“螃蟹地”位。据史学家、地理学家称这五座土楼为《周易》金、木、水、火、土的杰出代表。
田螺坑自然村因地形像田螺,四周又群山高耸,中间地形低洼,形似坑而得名。在五座土楼之间,有那些被岁月熏黑的旧木板,以及木板上的红春联,洋溢着陈旧而美好的气息;高悬在楼道和木柱上的青葱菜子、竹编箩筐,或互倚,或列队,或相望,随意中构成了土楼人家美丽的装饰,围绕土楼高挂的红灯笼,既增添了喜气又装点了土楼,屋前屋后晾晒的蘑菇,有一种蘑菇我第一次见到,名叫红菇,蘑菇伞面是红色的,每斤的价格要5、6百元呢!
时不时我抬头望,左顾右看,土楼的一墙一窗、木头梁子、可看见天空的圆形苍穹,点点滴滴,处处体现土楼人家的生活气息。



再往下走是裕昌楼。裕昌楼的外表,就像饱经风霜的老者,依溪而建,坐拥群山,这栋土楼建于1308年,是土楼中现存最古老的土楼了,这栋土楼有三个特点:它不是一姓一宗所建,而是五个姓氏,相当于现在的集资房。当年刘氏五世祖刘永禄召、集罗、张、唐、范四姓族人一起建造的;二是你出多少钱,就拥有多大的房子;三是每个姓氏所需要的房间,划分为五个区,体现了五星相生,又包含祈求五谷丰登,五福临门的愿望。
当你和土楼合影时,当地的村民摄影师会偷拍你,你的摄影师刚拍完你,他(她)已经拿着洗好的照片跟着你,做起生意来了,用闽南口音的普通话对你说:“看看,照的多好,10元一张,带回去做个纪念吧!”看看照片,拍的并不好,有时人都没站好,就被偷拍了,但想想自己不买下,谁知自己的光辉形象会流落何处,再想想他们做生意不易,就掏钱了。
福建土楼被誉为“中国古建筑的奇葩”、“东方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南靖土楼作为福建土楼的杰出代表,在申报“世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南靖土楼主要由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和贵楼(下文叙述)、怀远楼(另文叙述)及下版土楼群(裕昌楼)、塔下村(德远堂)、石桥村(顺裕楼)、上田土楼、下山土楼、翠林楼(最小圆土楼)组成(可惜由于时间仓促,无法看全),它们像天上掉下来的飞碟、地上长出来的蘑菇点缀在南靖的群山中,和周围的群山、梯田、果树、溪流等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来参观。田螺坑土楼群是南靖土楼中最具特色的典型,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顾问史蒂汶斯·安德列称田螺坑土楼群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我们所到的每座土楼,都少不了白皮肤、鹰钩鼻子的外国人的身影。
中国古建筑专家罗哲文教授曾经写诗赞美田螺坑土楼群:
田螺坑畔土楼家,雾散云开映彩霞。
俯视宛如花一朵,旁看神似布达拉。
或云宇外飞来碟,亦说鲁班墨斗花。
似此楼形世罕见,环球建苑出奇葩。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句话:“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而我今天见到的田螺坑“四菜一汤”加上一双筷子,在天地之间一摆就那么天长地久,永不散席,我的祖先——客家人真是太厉害了!

土楼是一本读不尽的书,田螺坑土楼群是其中极其重要的篇章。说到黄氏家族,自明初开基以来,已有26代传人了。就以此居住和活动,繁衍世世代代,香火不绝。这里现仍有300人居住。黄氏家族在台湾台中、台北尚有发展,逢年过节,返乡认祖归宗,远源流长,热闹非凡。偷偷告诉你一个小秘密,俺老妈就姓黄,不知黄氏族人居住的田螺坑土楼群是不是我的半个老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