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解汉语
6.趣说“减肥”
“减肥”(如今叫健身了)一词,再好理解不过了,就是把肥肥的肉的“肥”的成分减少一些。这“肥“的成分主要是脂肪,也就是俗话说的“油水”。肥得流油,就是说没有办法再肥了,如果再肥下去,油就会盈溢出来。于是,说减肥,亦可以理解为减油;增肥,即是说加油。
人,呱呱坠地,就有肥瘦之分,有的肥,有的瘦,这就是本身存在的先天差异,但从遗传基因的角度看,这并不是人类肥瘦的普遍规律。一个人来到世间,后天获得油水的多寡才是划分“肥人”和“瘦人”群落的主要原因。
请你睁开眼睛瞧一瞧,城里的“肥人”比农村的“肥人”多;经济发达地区的“肥人”比经济落后地区的“肥人”多;公务员中的“肥人”比劳动者群落中的“肥人”多;老板阶层的“肥人”比白领阶层的“肥人”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肥人”阶层的油水多呀,油水多来自收入多,收入多也就是钱多、财物多,于是收入肥得流油了,你说他们的身体能不与日俱肥吗?不肥得流油吗?
身体太肥,不光是影响形象,还危及生命,“三高”多是在肥胖人群中产生。于是,“减肥”这个词就应运而生。接着出现了减肥药、减肥的各种招式也被炒得沸沸扬扬。我们知道,减肥药通常都是昂贵的,往往只靠“泄”来达到排油的目的;减肥的种种花招也不便宜,而且收效甚微。比如说时下流行的高尔夫减肥,本身就不是任何一个“肥人”都玩得起的。况且,减肥不仅是要减掉“肥人”的脂肪,同时也在减掉“肥人”的财富储藏室的油水——金钱。你收入油水多了,才会使躯体的油水多,减肥,就是在减躯体过多的油水同时,又减掉了你收入中得来的油水,这就成了油水的恶性循环,不仅浪费了“肥人”的资源,还浪费了不少社会资源。
你看,减肥药从配方的发明,到生产、销售,要动用多少人类的智力、体力和资源物力呀;再看看那高尔夫球场,要霸占多少土地呀,致使耕地面积越来越少,房子也越来越供不应求
。为了特别“肥”的一群人,开出许多辽阔的高尔夫球场,难道这不是在浪费人类共同需要的、而且变得越来越紧缺的生存资源吗?现在ZF为了提高税收,房价居高不下,房地产于是成了不能减肥的富可流油的行业!
解决“减肥”带来的破坏,关键要以预防为主,使“肥人”不能肥得流油。要使他们的躯体不流油,就要先让他们的收入不能肥得来流油。对于每个个体来说,智慧和贡献都是有差异的,因而在收入分配问题上,不能搞大锅饭一刀切(以往的时代曾经那样试验过,结果是很难看到一个“肥人”,但看到的几乎全是瘦人,足有几亿人之多),为了减肥,过去的那种方法已经不能重复使用了。
那么,现在有什么减肥的新处方呢?我想首先应该防止“肥”阶层和“瘦”阶层的肥瘦进一步扩大,要想方设法壮大不肥不瘦的中间阶层。不肥不瘦、恰到好处者众,他们所获得的油水不多不少,略有盈余,肚中有粮,心中不慌,皮肤只冒汗不流油,于是清清爽爽,健健康康,既没有减肥的苦恼,又不会有减肥的浪费,何乐而不为?
至于那些特肥的人群,就请召唤他们回到远古社会,将挥高尔夫球杆的手,改为挥起挖山挖地的锄头,如果说打高尔夫是为了锻炼身体减肥,那么抡锄头,更是一种深层意义上的减肥,不但减肥,而且还得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农作物!两种减肥法,你取何种?
“文革”时的“五七干校”现在也不是说完全不能办,只是办的方法不同罢了。我们不妨这样,把庞大的官僚机器中的“肥官”们科学地安排到这样的学校去,让他们去挥挥锄头,弯弯腰插插秧,赶牛赶马又赶赶羊,活动活动筋骨,把多余的油水淌出来,不仅能使他们的身体好了,也许他们的心灵都能得到某些净化:不要再用手中的权力去收刮“瘦人”们的油水了,捞油水捞多了,是坏事而不是好事。要想活得久,心灵纯净少揩油。
减肥高招处处有,就看你胸中有无大义,是否能挥动正义的拳头,摆平天下的不平事!
(2010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