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情纪念】林徽因的爱情,灵感的源泉
文/溪边薰衣草
中国,只有两位女性能扣动我的心扉:李清照和林徽因。
明天是林徽因女士辞世57周年。
林徽因(1904年6月---1955年4月1日),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她的文学著作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1955年4月1日清晨去世,年仅51岁。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
当今这个世间,说到爱情这个词儿,谁都很难下定义了。什么叫做爱情,爱情又是什么?费尽心思,罗列证据,往往是嘈杂唏嘘找不到北。无奈啊!
只有到故纸堆里去找,到已经划了句号的人物的绯闻轶事中去找,封建的年月有羽化为蝶的,反封建的日子里有逃婚去寻觅自由恋爱的。当今儿,不需要像梁山伯与祝英台那样去化碟了,也不需要走巴金那样《家》、《春》、《秋》的老路了,然而大家仿佛却更不知爱情为何物了。
林徽因,现代史上的一位女名人。她的爱情故事,说不定会给今天探秘爱情的人一些幽深的启示。至今仍有不少舞文弄墨的人赞叹她,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诗的一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到5、60年代一直闪着亮光的林徽因,貌美袭人,才华胜众。她和她的夫君梁思成在中国现代建筑学史上,书写了无人可以取代的一页。林徽因周身散发着艺术气息,是浪漫和艺术集于一身的女性,却选择了需要艺术底蕴,同时更需要实用的建筑学,她天性浪漫,后天经历却教会她,关键的选择,必须有坚强的理性做支撑。
她选择职场是如此,选择爱的对象又何尝不是如此。林徽因在认定梁思成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这个男人身上拥有自己所欠缺的一些品质,而这些品质刚好可以和她互相完善,彼此成就。林徽因不乏浪漫和灵感,却缺乏耐心和坚持,而梁思成一旦认可了她的思路,就会锲而不舍地把事情做完,而且做得一丝不苟,尽善尽美。
正是浪漫加上理性的选择,奠定了爱情的基石,脚踏着这块爱的石头,浪漫和艺术继续升腾,爱的羽翼就越发飞翔,在穿云击浪的人间,难免会遭遇尘世的凶险,同时还会遭遇潮汐涌来的别的真爱。
日寇燃起的战火未能折断林徽因与梁思成的爱的翅膀,另来的爱的热浪也未使他们断翅。
一个很有名望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金岳霖将真情送进了林徽因的心间。当时林徽因正怀着身孕,苦恼极了,她对梁思成坦言自己爱上了两个人,梁思成自然陷入了矛盾的巅峰,但他告诉她:你是自由的,如果选择金岳霖,祝你们永远幸福。金岳霖得知这一切,率直坦诚得令人惊异:“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金岳霖发乎情止于礼,终身未娶,后来几乎一直和梁家住在一起。林徽因、梁思成的儿子称他为“金爸”,对他行尊父之礼。而他去世后,也和林徽因葬在同一处公墓,像生前一样做近邻。也许是林徽因女神般的魅力和梁思成大佛样的胸怀,成就了金岳霖这样的绝世的“精神胜利法”模式的爱神。
爱情,就是那么地惊天地泣鬼神,那么地不拘一格地富有创造力。因为爱情是灵感的源泉。反之,如果没能激发起心中的灵性,那怎么说都不是爱情。梁思成在建筑学领域建树巨大,但他坦然承认:“我不能不感谢徽因,她以伟大的自我牺牲来支持我。”卞之琳在《窗子内外:忆林徽因》一文里说,林徽因“实际上却是他(梁思成)灵感的源泉”。
林徽因有一句话我记忆尤深,她说:“温柔要有,但不是妥协,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地坚强。”也许她的这种既温柔安静,又不慌不忙地坚强,让林徽因成为很多人的偶像。
民国时期文人中流行着这样一句俏皮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梁思成的说法却是:“文章是老婆的好,老婆是自己的好。”
爱情以她的浪漫、理性和诸多的痛苦与牺牲达成的是灵感。“灵感”这座上层建筑,反过来做实了婚姻、爱情、事业、家庭、友谊、社会的篇章。今天的人们权衡爱情,不经意间忘却了爱情是灵感的源泉这一真理。再多的票子,再敞亮的房子,再靓丽的车子,再高的位子等等,那只不过是万物世界中的“物”,它们激荡起的只不过是转瞬即逝的喜悦,尽管喜上眉梢,却激荡不出灵感。令人生发灵感的,永远是那生生不息的爱情。所以她生生不息,永远是生发灵感的不竭源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