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2011-06-21 13:51:33)
标签:

游记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 先独而后统

                      文/薰衣草

 

    看看若干媒体对开平碉楼的界定,看看当地旅游公司的导游图中对开平碉楼的展示,不知不觉中让人感到,他们把当年碉楼的内在成因和老祖宗默默的遗训颠倒过来了。只看表面的结果,笼而统之,实不得其精髓。

 

    看看某媒体报道的标题:华侨之乡,开平碉楼中西合璧。这话儿,咋一听确实也没错,把开平市版图上的1833座碉楼来个总体概括,无疑是中西合璧。然而到了现场细细考察之,按旅游公司印发的旅游图中的5个景点游历之,则可断言,此为图表不求里,笼而统之埋没了各自的特色。

 

    先到了自力村碉楼群。此处在开阔的“小平原”的中部,四周山峦远远呼应。以云石楼、云幻楼为代表的碉楼群确实应证了中西合璧的断言,碉楼的一二层基本上都是中式的碉楼结构与外形,顶层和倒数第二层、屋顶的四角,采用的是西方古堡的外观。

  1.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2.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3.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4.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5.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6.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7.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8.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9.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10.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11.12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13.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14.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15.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16.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17.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第二站,到了立园。这是旅美华侨谢维立先生历时十年,为爱妻谭玉英而建的别墅花园,是所有碉楼群中最为豪华的。第一眼见到的是大门前的三座碉楼,再往前走,看到的是园林式的被八国联军火烧了的圆明园式的风格,当然它比圆明园小得多、逊色得多,但它挖沟为渠,掘塘为池,圆堡式的树、草、花为邻的适宜谈情说爱的所在,令人不得不感到此处的特色不能简单的定义为碉楼群。此处的碉楼为次,对圆明园的追思和模仿倒是当年谢维立先生的初衷和本意。

 18.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19.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20.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21.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22.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23.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24.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25.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26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那谈情说爱的所在叫花藤亭,一年四季花开不辍。是维立先生特为二姨太谭玉英而建,他还在亭顶建造了西式皇冠,让其爱妾端坐于亭中宛若英女皇那般雍容华贵。可惜玉英红颜薄命,无福消受,她18岁嫁入谢家,19岁就香魂消殒,空使花冠无皇,人去亭空,令人不胜唏嘘……爱情,具有无边的、超凡的想象;爱情,具有无限兼容和创造的力量。

27.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28.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29.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30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第三站,来到马降龙碉楼群。据介绍至今保存完好的有7座碉楼和8座西式别墅,的确为群了。因被成因所吸引,忽略了精确记录其数量。为什么呢?其间一座又一座的村民集资而修建的中式碉楼映入眼帘了。笔者不得不思量,是华侨回来先建中西合璧的碉楼,还是原住村民集资自建中式防敌碉楼,在乱中求的了稍微安稳的背景下,海外侨胞才回来添油加醋呢?这里以其占地广阔,树木、竹林、杂草丰盛的自然生态为特色,行走于其间,的确引发了思古之幽情,穿越时空的梦幻。

31.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32.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33.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34.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35.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36.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37.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38.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39.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40.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41.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第四站,跨步进入了锦江里碉楼群。其实这里只有三座碉楼,当然可以理解为有三为多,有了三,也可以称群。然而,这三座碉楼的中间一座,完全是中式的,内空小而壁直立到顶,不宜居,宜抗敌,抗敌的单一功能是中国碉楼的价值取舍标准。而且,此座中式碉楼是当年的村民集资而建,其意义稍后再叙。

 

42.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43.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44.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45.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46.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47.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48
开平碉楼的遗言之二: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文/薰衣草)

    第五站,三门里迎龙楼(或南楼)。那是老祖宗们400年前,也就是明代就建起来的。那是不折不扣的中式碉楼,经数百年风雨依然昂首挺立,彰显中华民族的坚强与不屈。

 

    这些寓意幽深的各个景点的各自特点,怎么被媒体忽略了呢?不仅如此,还被旅游部门和靠旅游吃饭的旅游公司忽视?别的不说,倘若继续笼而统之地把各点的自身特色埋没,一律叫做碉楼群,游人去看一个点就够了,何必跑五个点呢?这从经营的角度看,也是令人惋惜的,买通票的游客会越来越少,深度吸引力会越来越弱,最终只能剩下一个又一个的空壳,陈旧和残破的碉楼们只能在那儿悲凉地孤守着,长久地叹息罢了。

 

    历史文化遗迹的珍贵之处,是以史为鉴,而知兴替,目的是让游人时光倒流,吸取到当前推动地球继续旋转的力量。祖宗们的行为举止,是足可以给我们这些不肖子孙以无言的教诲的。

 

    在乱世之秋,把祖宗早就发明的碉楼建起,资金不足,大家伙你凑一点我出一点,集体主义、团队意识就产生了。西方列强早就认定我们是一盘散沙,如果真是一盘散沙,我们900多万平方公里这个大盘子早被他们给端了。为什么不敢端?敢端的也没端成(比如日本鬼子)?其实他们在1840年入侵中国时,就悟出了中国碉楼所蕴含的群体精神。诚然,侨胞回乡建的碉楼,的确学习了人家的长处,而且是创造性的吸收,把你们西方的古堡形象拿过来,就比老祖宗发明的更赏心悦目,而且不仅宜居、还宜防,增加了一项功能,使付出产生更大的效益。

 

    华侨先辈们学习借鉴别人,是既谦虚又真诚但没忘本。不少碉楼用的水泥,是从英国运回来的,因此叫“红毛泥”。那成本够高了,但那时,人家的红毛泥质量好,华侨先辈们就不怕多付出。质量好楼宇就坚固,让子子孙孙们均有所依,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以开阔的视野改革开放,用自身特有的根本消化吸收别人先进的东西,从而才实现了救亡图存、发展强大的夙愿。

 

    所以,开平碉楼群落给今天的我们的启示是:各领风骚,先独而后统。人类的发展就是这样,从个体到群体再到全人类。没有个性,简单的中西合璧,是合而无璧,没有取他人之长的谦逊与智慧,就无法壮大,就不可以有“合”。

 

    统,无论是武力还是和平竞争,均是势不可挡的历史总趋势啊!

 


许茹芸《如果云知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