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影《非诚勿扰2》在向仓央嘉措求救爱情观

(2011-01-25 14:16:00)
标签:

秦奋

香山

非诚勿扰2

仓央嘉措

                    电影《非诚勿扰2》在向仓央嘉措求救爱情观  
  
  
  
大腕们上演的《非诚勿扰2》令公众惊魂,有心得观之,唏嘘感叹回肠荡气。离婚的仪式,隆重与悲伤共同构筑起庆典,大老板李香山人未死却先举行葬礼,让将死之人活着感受死亡的悲欢。这两个情节的设置,是前无古人的。  
  
  
说到这部电影的情节安排,与传统的故事剧不是同一条道儿。天马行空,意识横流,看似没有背景的交代起因的伏笔、发展的逻辑,然而却使展现的过程似乎并不唐突。这是它将自身的灵魂搁置在莫大的三维空间,用“三维”的抓手捕捉符合自己灵魂的人寰之事。其实,非诚勿扰喊出的岂止是“勿扰”,完全是以戏谑的口吻传唱出佛家的理性。  
  
  
让我们顺着《非诚勿扰2》的镜头、画面品味品味吧!  
  
当银幕亮起来,片头出现如下字幕:“因为,爱,所以,在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辗转反侧。”全剧是以国人均能耳熟能详的诗经典语拉开追寻的梦幻的,然而随着天马行空的离婚典礼的发生,在面临大海的崇山现代化木楼中秦奋和笑笑的试婚,到“拯救南极企鹅与地球”的公益拍卖会上,李香山老板花了50万元拍下一瓶酒与秦奋对饮(因为李老板得知自己得了黑色素癌活不久矣),再到秦奋和笑笑试婚的失败,活着的人和未死而先举行人生告别仪式的情节,表现的是什么呢?  
  
  
请听电影中几句被认为是经典的对白吧!  
  
婚姻怎么选都是错的,长久的婚姻就是将错就错。北京慕田峪长城,秦奋单膝跪地,向笑笑求婚:“一辈子很短,我愿意和你将错就错。”此时,笑笑的眼神是迷蒙的,幸福似乎近在咫尺,可是她的感觉就是不对,她对秦奋仅有好感,而好感不是爱情,她追求的是爱情中的浪漫,而秦奋需要的是婚姻中的真实,错位的需求产生错位的感觉。  
  
  
还有这几句:“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好又好不了,散又散不了”;“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梦幻”。  
  
  
剧中的秦奋和笑笑,香山和他的前妻,似乎都是从追求真情和真爱开始“扰”的,正如片名叫“非诚勿扰”一样,他俩和她俩,都是心怀真诚,去打扰对方或互相打扰,然而扰来扰去,结局均是离异或离开,甚至是死亡。古人开出的理想药方“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编导补充的“求之不得,辗转反侧”,在他们身上体现的何止是“辗转反侧”?一颗颗真诚的心,得到的不是“是”,而是“非”。在笔者看来,整部电影表现的都是是是非非、真真假假,假作真时真亦假。“诚”升起的只不过是心中的梦幻,“诚扰”的结果是真做真来真亦假。就像“拯救南极企鹅与地球”的公益拍卖会上吐露的一个细节:有人问:北极冰川融化了,北极熊饿了为什么不吃企鹅?活动举办方无言以对,而影片主角戏谑点破:因为企鹅在南极,北极熊在北极,当然吃不到。  
  
  
想想吧,信誓旦旦的拯救北极的公益善举,竟然风马牛不相及地把南极的企鹅扯到了一起!生活中就是这样似是而非,真真假假。所以,“非诚勿扰”这一理直气壮的行为信条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你的心再“诚”,百分百的“诚”,但只要去“扰”,“扰”的结果与“非诚”也就没什么差别了,有差别的只能是使自己更加悲伤。而我们传统的信条是,心诚则灵,心诚可以撼天动地,谁知到了今天这个社会,“心诚”只是扰天扰地的南辕北辙扬起的无尽尘埃!  
  
  
于是乎,大腕们只有向佛求救了,求救生死关、爱情观,请看剧中李香山的女儿川川在他的人生告别仪式上朗诵的一首诗: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 相爱,寂静 欢喜。  
  
  
再听片尾的插曲《最好不相见》:  
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这两首诗或由诗谱成的歌曲均来自仓央嘉措活佛。显而易见,诗中表达的是这样的爱情观:管你爱不爱,爱就在那儿存在着,而且是不增不减地永恒着。不相见便不相恋,不相爱便不相弃,这一因果关系在佛光普照的世界里,的确是再真理不过了。有,便是无,无便是空,空便是长。空无一物,便没了干扰。爱,只是飘在月亮之上的空物,月亮之下的男女无论如何也是求不到爱的。  
  
  
对爱,如此定义,的的确确只有佛家才能顿悟。佛家对弟子们是撒下了六根清净的大网的,吃素不吃荤,更不用说允许婚配之事,男女苟且,如来佛岂不是要了你的命?于是佛家弟子,包括一代代活佛们,只能展开不一样的想象翅膀,爱在那儿悬挂着,不增不减,就算自己没爱上,那爱仍在我心中,而且,没有结合,便没有离异,真正是唯有我们才可以爱到了永远,这难道不是比俗人们爱得更幸福吗?  
  
  
可是,有生便有死,但人们还是不怕死,要生出来;有爱便有弃,但人们还是不怕弃,先爱一回再说,管它怎么样爱法,爱就是一个过程,有长又有短,有多又有少。管它呢,多多少少有些爱就爱着吧,全当自己没有白到世上走一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