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说中的汗血宝马

(2022-04-15 10:12:33)
标签:

旅游

文化

历史

传说中的汗血宝马

传说中的汗血宝马(上)

我和表妹去乌鲁木齐市区购物,在车上突然见路边一广告牌,上书:“汗血宝马基地一一前500米”。让我喜出望外!

因为,早在1985年,我和先生唐寿明创作中篇小说《大刀王五闯浏阳》时,就查找过有关“汗血宝马”的资料,知道了古老而神秘的传奇故事。

 

(一)为马而战

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韩王信在大同地区叛乱,并勾结匈奴企图攻打太原,汉高祖刘邦亲自率领32万大军迎击,在铜辊(今山西沁县)楼烦(今山西宁武),先后告捷,便乘胜追击至大同平城,不料中了匈奴诱兵之计,被围困白登山77夜,当时,匈奴骑兵的主要坐骑正是汗血宝马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元鼎四年)秋,有个名叫“暴利长”的敦煌囚徒,在当地捕得一匹汗血宝马,献给了汉武帝。汉武帝得此马,欣喜若狂,称其为“天马”,并作歌咏之,歌曰:“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

汉武帝要拥有支强大的骑兵部队必须用大量“汗血马”,改变国内马的品质,西汉与西域的大宛国,为马发生过两次血腥战争。

最初,汉武帝派使团携特铸的纯金之马,来到大宛国,欲换取汗血马,被拒,汉使在归国途中被杀,金马被劫,汉武帝大怒,遂作出武力夺取汗血宝马的决定。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刘彻任命李广利为贰师将军,率羽林军等约2万人,远征大宛,由于一路跋涉大漠荒滩,水土不服,给养匮乏,大军损失过半,马匹伤亡殆尽,进攻受阻,便往东方溃败,大宛骑兵乘胜追杀,汉军尸横遍野,最后只余李广利等几百人逃回了敦煌。

3年后,即公元101年(太初四年),汉武帝调集20万军队,令李广利再次攻大宛还命两名相马专家随同前往。此时,大宛国发生政变,与汉军议和,允许汉军自行选马,于是,汉军带上精心挑选出来的几千大宛马,踏上返乡的路途。

引进了“汗血马”的汉朝骑兵,果然战斗力大增,甚至还发生了这样的故事:汉军与外军作战,军队坐骑全部是汗血马,敌方严阵以待,两军相持甚久,久经训养的汗血马,以为这是表演的舞台,竟作起舞步表演,骑着矮小的蒙古马的对方,见汗血马清骏、威武,以为是一种奇特的动物,便不战自退。

 

(二)神奇的马

汗血宝马,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神奇的马呢!

《史记》载,2100年前的西汉,张骞出西域,归来说:“西域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汉书》载:大宛国有高山,其上有马,不可得,因取五色母马置其下,与交,生驹汗血,因号曰天马子。”

汗血马,学名阿哈尔捷金马,原产于土库曼斯坦科佩特山脉和卡拉库姆沙漠间的阿哈尔绿洲。

汗血宝马体型优美,轻快灵活,耐力持久,可以长距离骑乘,且速度极快,一般马的极限速度是每天150公里左右,最多不过200公里,而汗血马曾创造了84天跑完4300公里的奇迹,曾有人测算,汗血马在平地上跑1000米仅需要107秒。

汗血马有着超乎寻常的体质,非常耐渴,即使在50摄氏度的高温下,一天也只需饮一次水,因此特别适合长途跋涉。在1998年一场赛程为3200公里、赛期60天的比赛中,54匹参赛的汗血马都坚持到了终点。

正是极快的奔跑速度和良好的耐力,使得汗血宝马成为世界级名马。

汗血马常见的毛色有淡金、枣红、银白及黑色等,历史上大都作为宫廷用马。成吉思汗等许多帝王都曾以这种马为坐骑。

关于汗血宝马的出血原因,众说纷纭:

其一,清朝人德效骞在《班固所修前汉书》一书中将“汗血”解释为系“马病所致”。他认为,有一种寄生虫特别喜欢寄生于马的臀部和背部,它能钻入马皮内,因而马皮在两个小时之内就会出现往外渗血的小包;

其二,汗血宝马在奔跑时体温上升,使得少量红色血浆从毛孔中渗出,出现“汗血”现象;

其三,土库曼斯坦的养马专家称,汗血宝马的皮肤较薄,奔跑时,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容易被看到,另外,马的肩部和颈部汗腺发达,马出汗时往往先潮后湿,对于枣红色或栗色毛的马,出汗后局部颜色会显得更加鲜艳,给人以“流血”的错觉。

其四,《跟着太阳走 回归自然 刘逢军教授谈科学养生》一书中说,“马得了血衄之症。其原因是马跑得很热的时候,突然遇到了冰山上下来的一种泉水,很凉,它就扑进去,是连冲带喝,伤了脾,脾不统血,血从血道转到了汗道排了出来”。

关于“流血”的原因,目前尚无定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观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