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安慰物方法早教儿童心理 |
分类: 快乐早教 |
果果妈:宝宝2岁了,到哪去都要带着她的小毛巾,时不时的还要闻一闻,还有一年就要去幼儿园了,怎么办?
妞妞妈:孩子每天晚上睡觉都要摸着我的乳房,如果不让摸就会发脾气,为了让孩子早睡,只能摸着了,怎么才能纠正啊?
强强妈:宝宝很喜欢摸着我的胳膊,无论是睡觉还是平时玩,总是喜欢摸着我的胳膊,怎么处理?
是的,这就是传说中的“安慰物”。可以说,安慰物是孩子在自我发育过程中的一种感情需要,安慰物有可能是一个玩偶、一块枕巾,也有可能是妈妈常穿的某件衣服,甚至是刚才问题中提到的妈妈身体的一部分。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产生对安慰物的需求呢?在环境发生变化时、当孩子脱离绝对的母婴依赖时想要逐渐独立起来时,孩子需要一种感情支持来作为鼓励和陪伴,孩子用安慰物来克服自己的恐惧和害怕,以此来建立自己的安全感,安慰物给孩子的感觉是愉悦、快乐、安全的,有安慰物的需求恰恰是孩子成长的另一种表现。很多时候,一块破旧的毛巾在孩子眼里的重要程度相当于妈妈的陪伴!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安慰物需求,但是需要安慰物的孩子需要大人的理解,他们还很弱小,还没长大,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安慰。
所以,尊重孩子的感情需要,不要粗暴的阻止,不要呵斥,不要有负面的评价,更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其他小朋友都没有出门带毛巾,只有你带着。这无异于让孩子更加无法宣泄自己的感情需求,压制下去的结果只会造成心理问题。
记得在我童年时期,父母工作特别忙,我有个粉色胶皮脸的毛绒娃娃,每天被我抱着吃饭睡觉,给娃娃盖被子,喂娃娃吃饭,现在想来这就是我的安慰物,是这个娃娃帮我度过必须经历的孤独时光,长大后,娃娃早就不见了,我也依然健康快乐的成长起来,至今,在我见到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娃娃时,依然会有非常温暖的感觉;至今,我依然很感谢父母没有干涉我,没有剥夺我拥有安慰物的权力。所以,尽可能的去尊重孩子的感情需求,孩子会长大会成熟,当有一天他准备好了的时候,妈妈就可以收起那个当年的小小安慰物,为孩子的成长做一个标记吧。
如何帮助孩子完成安慰物和幼儿园的过渡?
答:1、上幼儿园之前,跟孩子多做“委托和保存”的游戏,比如一起去公园的时候,妈妈可以对孩子说: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袋子,但是现在我要跟宝宝去玩,你能帮我保存下吗?一会回到家再还给我。下次再换孩子委托妈妈保存,互动之后孩子会渐渐学会如何找老师帮忙,而不是守着安慰物寸步不离脱离集体游戏。
2、上幼儿园之前跟老师要有提前的见面沟通,跟老师说明一下孩子的目前特点及需要稍微注意点的地方
3、孩子幼儿园当天,记得写封信给老师,说声谢谢,道声辛苦,依然还是要把孩子的习惯明确的交代给老师,让老师更清楚如何跟孩子交流和互动。
如何改掉孩子摸着乳房睡觉的问题?
答: 1、我赞同李跃儿的观点,妈妈的乳房完成哺乳工作以后就是私人物品了,归妈妈所有,如果孩子摸乳房已经影响了妈妈的生活和心情,是应该要阻止和正确引导的。
2、阻止不等同于剥夺安慰物的权力,更重要的是在于正确引导
3、每天花一点点时间,在睡前妈妈跟孩子互动:(前几天)你猜妈妈小的时候睡觉前喜欢干什么?妈妈最喜欢摸着自己的小枕头了,摸起来很舒服,就像摸着妈妈一样,我今晚也要摸着枕头睡,宝宝也一起吧~~试试看有多舒服。。。(过几天,当孩子开始尝试摸枕头时)哇,宝宝跟妈妈一样啊,喜欢摸着枕头睡,特别舒服是吧。。。(再过几天)我们给你的小枕头起个名字吧,你想叫她什么?我们可以叫她“妈妈二号”,以后小枕头是宝宝的好朋友呢。注意:在这个过程中,只需要描述枕头带给孩子的正面感觉,不要急着纠正,全程不要说:以后这个枕头就能代替妈妈了。要让孩子自己转移过去。
此类问题相关书籍推荐:《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 作者:李跃儿
前一篇:亲子手工——制作蜘蛛网
后一篇:给三岁儿子的一封信(爸爸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