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蛳壳里做道场 。今

标签:
进行曲今之言兄弟情感 |
分类: 今之言 |
http://s13/bmiddle/67b41a1ex91da2b46406c&690
想起这些螺,是因为在评论博友日志的时候,顺口提起了养过的蜗牛,朋友吩咐放张照片看看,由此引起了又一通的胡思乱想,索性就写写这些默默无闻的小动物。
蜗牛和田螺,这些软体动物腹足纲的近亲,从小到大,从南到北养了好几种,有热带的、温带的,最早几只是在热带雨林捉到的,放在一个可以手提的龟笼里,每日青菜沙土的养了半年多。那一年也是自己动荡不定的一年,随着漂泊的行程,从南到北的拎着它们,坐过了汽车、火车和飞机,最后在海城暂时安顿下来后,它们又陪伴了我很久。
http://s8/small/67b41a1ex91da6368799c&690
偶遇那种巨无霸的蜗牛,是在公寓后的小山上,算是验证了蜗牛越到热带体型越大的规律,而且越到热带蜗牛越不怕惊扰,不像北方的蜗牛动不动就躲进壳里,半天也不出来。热带雨林的蜗牛,直径有两厘米,已经不小了,可当雨后撞见第一只非洲蜗牛的时候,还是有些吃惊。足有成人的拳头大,黑褐色的身体和长长的触角,在大雨中的草丛里慢悠悠的爬行。
仔细搜寻,又找到了大小不一的几只,带回公寓,用一个蓝色的洗衣桶装起来。从此,当上了放牛郎,每隔一天,就要跑到菜市场,找小贩买一块钱的青菜。那些小贩也遇到了也许是最奇怪的主顾,因为这个人只怕给的多,不怕给的少。因为不做饭,所以多给了也没有用,只需要一两棵新鲜的生菜、小油菜、小白菜就够了。经常会从一把里抽出一些还给老板,想起老板莫名其妙的神情,现在还会笑起来。
你来海边看我的时候,已经把它们放回到山上。和你散步爬山的时候,我们又捉了几只回来,养了两日,让你看看新鲜。还记得,一个有阳光的午后,我们一起把它们放回山背后一个安静的树林中。
其实,非洲蜗牛原产东非的马达加斯加,到中国大陆完全是为供人们食用,但似乎并没有形成风气,有一些跑到了野外。目前,据说非洲蜗牛已经遍布了东起沿海直到西南边陲的亚热带地区,并且已经是典型的外来入侵物种,糟蹋了很多的蔬菜和庄稼。
按这么说,不应该把它们放还山林,而应该见一只杀一只,但具体到每一个活生生的个体,却下不了狠心。就像对日本人这个物种来说,恨起来咬牙切齿,但身边的老师和同学中,也曾经有很多好朋友,不能一概得而诛之吧!面对他们谦逊的笑脸,从来不用日货的我也会礼貌相待。作为中国人,理性爱国,尽忠职守,抵制日货;作为环保者,不养巴西龟,消灭福寿螺。这些行为,都是在点滴中为我们寄居其中的自然尽一份力量。有点上纲上线了,呵呵!
http://s11/small/67b41a1ex91dbafc8c1b0&690
水葫芦,这种可以开出紫色花朵的水上植物,又名凤眼莲,作为饲料和观赏植物从巴西引入,目前以铺天盖地之势遍布于南方的大江小河里,造成了水体缺氧和水底光照不足,破坏了河流湖泊的生态。曾经可以当做饲料和吸收重金属的环保卫士,转眼就成了公害。在海边,经常可以看到腐烂的水葫芦,被从内河冲出,死在盐分过高的海水里。
http://s16/small/67b41a1ex91daeb5fb0c4&690
谁能想到左面图片上那一团绯红色,就是福寿螺产下的卵。福寿螺的样子和本地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最容易区别的特征是他们在水面上方附近的石头和茎杆上产下的粉红色卵块。南方的朋友仔细想想,曾经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些团块,就知道这些外来者入侵到了哪里。
将非洲蜗牛、水葫芦、巴西龟和福寿螺这些并不相似的生物放在一起,可以发现他们都有生命力顽强的特点,加上到了新的环境,自然天敌少,给了他们大量繁衍的空间,终于成为破坏当地生态的破坏者。
http://s14/small/67b41a1ex91db307b9683&690
后来有很多年没见过它,直到几个月前离开海边前的一个雨中,就是日记里看到莲雾的那一天,却见到了几只比家乡大上五倍之多的蛞蝓。看它们慢悠悠的爬在便道上,足有六七厘米长,担心它们被行人踩死,所以就用树叶把它们拨到草丛里。
东拉西扯,在这个安静的傍晚写了上面这些文字,不算是科普吧,只算是自己对这些小动物的再次熟悉。以后我们安家了,我也许会在家里养这些花花绿绿、憨态可掬的蜗牛和螺类,你可不要反感。我一定保证不让他们乱爬,呵呵!
写的过程中,不仅仅让我想起养蜗牛的那些乐趣,还想起了和你在海城捉放非洲蜗牛,在沙滩上寻找寄居蟹,从石缝里捉出各式各样贝壳的那些清晨和傍晚。
节日快过完了,你又要准备行程了。短信里,你告诉我,准备明年给妈妈翻盖老房子。那可是一项大工程,我们要努力攒钱了,呵呵!
P.S. 由于软体动物会让部分人不舒服,慎重起见,我已经选了自认为网上比较艺术的图片作为配图,如还是引起某些同学的不快,特此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