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紫菜
(2012-02-12 13:31:40)
标签:
紫菜欲望野生食材美食 |
分类: 识食手记 |
紫菜除了油炸,最直接的烹饪方法便是煮鱼丸汤了。当然,紫菜炖白菜汤、煮豆腐鱼(学名:龙头鱼)汤或者猪肉饼汤放些烤好的紫菜,也是常见的家常菜谱。如果是有一锅上好的鱼汤来泡碳烤的紫菜,那理所当然一个极乐世界了。也许是个人的嗜好,笔者觉得成兴渔舫的"紫菜夹香"是紫菜小食中的上品,紫菜中间夹上墨斗胶或者虾胶去炸,火候控制得好,油吸得干净,那是相当的好吃。老友吴圣平兄做的紫菜月饼,则是笔者近几年中秋时向其他朋友炫耀的本钱之一。
吃紫菜最怕有沙子,买的时候从以一叠紫菜中间抽出一张,找个干净的地方拍打几下,如果没有发现硬质的微粒,有沙子的可能性就基本上可以排除了。挑紫菜,王文成兄说有三招,一是看,紫菜以色泽均匀且呈乌金发亮、紫菜叶大小均匀且感觉纤细者可以打60分;然后就是闻,有一种自然的芳香带一点点淡淡的海腥味,那基本上就是可以打90分了;剩下的10分就给口感,无论是生是熟,都要掰一点放到嘴里,咀嚼一方,感觉嫩且鲜甜,便可以大胆买了。
至于买什么紫菜,当然和口袋里的钱有关系,一般来说,潮汕地区的紫菜一年收三次,第一次收成的紫菜是最好的,相对而言是最嫩最鲜甜的。第二次的收成的紫菜质量和口感相对就差了,但是还马马虎虎过得去。至于第三次收成的紫菜,一般就给不讲究的、外行的或者最追求利润的商家所承销了。紫菜因为产地的水质不同,挑剔者来考究品质方面还是大不一样的,潮汕地区的莱芜紫菜和南澳紫菜就各有千秋。紫菜一般来说要在淡水和海水的交汇处、风浪大的地方是比较好的。不过,就算同样是莱芜的紫菜,在莱芜不同地方产的,质量方面也有不小的差异。同一处地方采的紫菜,会因为气候的关系和水质的变化,每年的质量情况也不同的,一般来说,气温比较低生长就比较慢,质量相对会好一些,气温过高或者水质受到污染,紫菜还有可能会出现糜烂的现象,那买到这种紫菜当然是倒霉的,所以,那10分口感方面的分数,笔者倒觉得是无比的重要。
市面上买到的紫菜绝大多数都是养殖的,野生的紫菜究竟有多美妙,笔者口拙,所以不能胡说八道。只知道野生的紫菜要采摘会很困难。查阅资料有林盛钊先生撰文《浪险过南下打紫菜》:"紫菜是海底植物,生长在大海深水之边的石头上,海浪拍击愈大愈密,生长愈是旺盛。越是深海的岛屿,越是采集的胜地。拍紫菜的人须赶在退潮前上海边的乱石堆中寻找紫菜滋生的大石块,一种海水物叫海辑(土话叫辑仔),密密麻麻地贴在石块上不会移动,是牢固的寄生物,棱角很尖,一不小心,滑下去,全身就会被刺破流血,泡上海水,其痛难受。拍紫菜的人一手拿着刨刀,一手提着用竹做成的沙箕,一手刨下紫菜一手将沙箕盛上,然后放入袋装。虽是潮退,但海浪仍是不时冲上来,若站不稳就会被海浪冲走。拍紫菜的人既要防大浪冲击,卷入海中,又要防止滑下全身擦伤流血伤身的危险。"笔者曾陪同香港亚视的黄丽梅小姐去汕头濠江区的东湖拍野生紫菜,历尽艰险拍了一组采摘野生紫菜的镜头,感兴趣着可上网搜索观看。那海里的野生紫菜直接摘了就吃,是一种无尽的鲜美,只是无尽艰险,难以企及,就像追求一个心仪的女子一般,到手很难,没到手的,想知道究竟是一种什么滋味,只能是依靠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