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食,请用心去感受

(2011-03-07 22:33:04)
标签:

韩国

美食

汕头

潮菜

大排档

分类: 识食手记

    四年前夏天,北京朋友陈速来电,讲他几位韩国朋友对美食非常有研究,对中国的美食尤其情有独钟,于是他给韩国的朋友介绍说,中国的美食以广东菜,特别是潮菜最为令人向往。陈速兄还和韩国朋友吹嘘起在下,提及笔者常在汕头市美食学会混。于是,时隔约一周后,两位韩国的朋友便带着翻译辗转北京而来到汕头。
    去机场接这些客人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在金乐酒店住下来,已经将近凌晨1点,陈速说,客人们仅仅吃了点飞机餐,都饿坏了。于是,我带他们直奔老市区福合埕的阿鸿大排挡。
    陈速和翻译的个头小,但是两位韩国客人都是大个的,挤在我那后排空间特别小的高尔夫里,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点完菜,拿起一团感觉不太好的餐巾纸抹桌子时,我感觉到两位韩国的美食家眼睛里充满了失望和无奈。坐的地方原本是一处住宅的公用平台,灯光昏暗,地上食物的残渣、脏纸不堪入目,桌子五花八门而且摆放凌乱。一位韩国客人起身,找了些餐纸把他的塑料椅子擦了擦,重新坐下后问我,“人的感官有眼睛、鼻子、舌头、耳朵等,那么,你认为对美食的第一感觉应该是靠什么去感受的?是食物的味道、色彩、口感还是环境和氛围?”我笑着回答说:“耳朵!”
    韩国朋友看了看翻译,我重复了一遍,美食的第一感觉是耳朵!我说,各位朋友之所以在这么一个深夜相聚在这个地方,首先是听说中国的美食博大渊深,然后又听陈速讲粤菜如何厉害,之后又是潮菜的神奇,还有认识我这个和美食有些沾边的人,所以才会到这个地方,也可以说是慕名而来。因此,你们的没有到阿鸿这个大排挡之前,心中的所有美好都是靠耳朵听来的,然后在心里头形成的憧憬。美食的第一感觉靠耳朵,不是本人杜撰的,不知道两位朋友听说过中国经典名著《三国演义》中那“望梅止渴”的故事,这故事讲的是曹操在大热天带着军队赶路,军士们疲惫不堪且口渴难挨,曹操骗军士们说,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酸甜多汁的梅子就在前方等着大家,于是,军士们急弛而去。这同样也说明美好的食物可以是听来的!
     一盘清甜的金不换炒薄壳才让客人们口不停筷,一碟芳香扑鼻的炸布仔豆腐又上了,“快,快,这豆腐要乘热吃!”。薄壳是什么贝壳?这是潮汕特有的海产品,学名叫寻氏肌蛤。薄壳基本上出产与潮汕地区,特别是饶平县一带盐度较高的外湾或岛屿的滩涂中,常成片粘连在一起,用足丝附着在泥沙中。这肥美的薄壳呈橙黄色是母的,呈乳白色的是公的。“再来一大盘!”顷刻,两位韩国美食家面前已经有了小小的“薄壳山”。这大血蚶的学名“魁蚶”,特点是鲜美,据说很补血。制作的过程非常简单,主要是洗干净后放在碗里,注入第一遍开水后马上倒掉,再根据蚶的大小注入温度合适的温水就可以了。这炸虾仔是用朥去炸的小沙虾,这种虾的学名叫“近缘新对虾”,这虾要先腌制后再炸,其特点是外香脆而内嫩甜。蚝珠很肥,学名就是“牡蛎”,这感觉真如温润的软玉,是上了点地瓜粉后去煎的,要沾这碟有胡椒粉的鱼露,口味重的人可以多沾一些,从某种意思上讲,潮菜是世界上最人性化的菜,因为酱碟特别多,几乎是不同的菜就有不同的酱碟,厨师把调味权完全下放给每一位食客,所以说是潮汕菜最人性化的。这个油光可鉴的小鱼土名叫金钱花,学名是“鲾”,除了做鼎仔,小时候我记得还因为其没有什么小鱼刺,放点盐和油煮粥给小孩吃也是非常甜美的。薄皮圆迪是近海最好的迪仔鱼了,学名叫“马面鲀”,迪仔鱼也有好几种,这种的肉质最滑口!
  两位韩国美食家已经从似懂非懂地听翻译费劲地转述到不停得表示“好吃!好味道!”。而我,却在暗暗心疼我的那瓶从澳门买来的意大利西西里岛的白葡萄酒,看着瓶子快见空了,我赶紧自己满上一杯,然后大声叫服务员,去拿冻的喜力啤酒!
    快三点了,皎洁的月光洒在每个人酒后微微发红的脸上,抹去额头的汗花,一阵穿堂的凉风掠过,客人连说痛快,盛叹潮菜是名不虚传。我说,今天给大家最大的感受应该是潮菜的味道,香港著名美食家蔡澜先生评价潮菜时说:“吃在广东,味在汕头!”这种顶尖的味道只有拥有好的心情、好的心态,才能够去细细体会。露天的排挡虽然灯光昏暗,但是月光相对任何豪华包房里的辉煌,则是另外一种风景。而撩人的轻风,更是沉闷的空调所未能比拟的。
  和朋友们碰了杯,干了杯中一直舍不得喝的最后那小口西西里岛的白葡萄酒,我们都满怀收获地踏上归途。朋友们消受了美食大餐,而我,觉得好歹为汕头人争了口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