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幽兰自芳菲
(2011-03-05 15:50:45)
标签:
郑宇晖玮珊中国兰花南方报业杂谈 |
分类: 时光走廊 |
汕头人民广播电台生活经济之声节目主持人林玮珊小姐的大作《时尚玩家》近日出版了,鄙人曾作为她主持的“时尚玩家”中的一名嘉宾,聊了一些兰花和人生的感悟,现在把书中的有关章节转录出来,请朋友们批判……
今天请来的玩家郑宇晖玩的是兰花,他供职于汕头经济特区报社电子报编辑部,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笔耕糊口之余喜欢写点歪诗、听听音乐、打些小球并种了几棵草兰以自赏”,这个大家估且听之但是不必全信。为什么呢?因为据我所知他与兰花结缘十多年来玩得挺精彩的,养兰之余曾经创办了国内规模最大的兰花专业网站——中国兰花网,还创办了中国第一本正规出版的兰花杂志——《兰花宝典》,眼下是中国花卉协会兰花分会(简称“中国兰协”)的副秘书长,此外他还是个美食家来的,是咱们汕头美食家学会副秘书长,爱好真是很广泛,但是我们今天不说其它的只说兰花,兰花自古以来就被无数的文人雅士吟咏、赞颂,而养兰历来也是被视为一件风雅之事,那现在的玩家到底怎么玩呢?
玮珊:首先欢迎你来到时尚玩家节目当中跟大家一起来分享玩兰花的快乐。
郑宇晖:非常感谢,但是我感觉“家”有点够不上,也许痴迷者还是算得上的。
玮珊:还是一种玩的心态吧。
郑宇晖:如果能够把兰花变成一种玩的心态,那我觉得作为一个兰花栽培者或者种养者一个最高的境界。现在喜欢兰花90%以上的人都是玩钱或者说他种兰花是“种”钱,如果你能把养兰花当成一种玩就是一种最高境界,实在是很难得的。
玮珊:在我的心目当中,兰花怎么玩我是不清楚的,所以很难去感受玩兰花的快乐、乐趣在哪里,但是对于玩兰花的人我是有一点点想象的,一直在我的心中我总觉得玩兰花的人要么是道骨仙风的长者,要么像空谷幽兰一样的女子,没有想到是你这种“烟火气”挺重的帅哥。
郑宇晖:哈哈,你这是捧我呀,还是杀我呀,我觉得你应该是“捧杀”我吧?可能你对这个行当不太了解,2000年我和朋友开始办一个中国最大的网站叫中国兰花网,那时候在我们开辟的论坛BBS上,前来注册的年龄最小的兰友只有十四岁,是一个新疆的小伙子,这个小伙子现在已经在北京读研究生了,是研究植物方面的,他当时已经对兰花有很深研究了,年纪大的如张学良,将军在一百岁的时候还在养兰花。所以说,年龄不是一个问题。
玮珊:我很想知道是什么机缘让你喜欢上养兰花?
郑宇晖:我本来在报社当一名记者,1993年汕头举办首届兰展,当时是我第一次接触兰花、采访兰花。汕头老一辈的兰友、养兰家给了我一些种苗,我觉得那是高不可攀的,跟你现在的想像一样,我把拿到家去种,但是把它种死了,后来还把人家送给我爸爸的兰花也稀里糊涂地种死了,现在想想是因为当时用塘泥去种,很疼爱它就拼命浇水,可能这样就把它们溺死了。
玮珊:因溺爱而死。
郑宇晖:溺水而死。到了1996年第六届全国兰展在汕头体育馆举办,之前我们作为媒体做了很多的筹备工作,兰展承办方也请我去拍一些兰花的照片又送我一些兰花,那时候想这么好的品种我再不把它养好就很不好意思了,所以我买了一些书看,一看像是上了贼船,觉得兰花原来有这么多学问,兰花和博大渊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又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可以玩一玩。后来没想到像染了毒似的喜欢上兰花,染了毒后就跑去买兰花。我掏钱去大量买兰花是1996年的全国兰展以后,其实一开始养也是摸索的过程,也没有买到什么好品种,那时候知识面也比较窄,自己买了一些建兰、墨兰中的普通品种去养,也没有什么经济实力,一份工资也不可能掏很多钱去买兰花,一个月两三千块钱,拿几百块去买兰花已经是很神经病了。养兰花主要的转折点是在2000年的时候,通过数码摄影接触国际互联网一年许的我想着手建网站。搞网络还是有点深源的,1989年在大学学了计算机知识,那时候就对网络有些兴趣,2000年我们注册了网站,因为兰花的信息很闭塞,我想做一个比较大型的交易平台,为全国、全世界玩兰花的人提供一个共同的交流平台。
玮珊:一起交流、一起分享。
郑宇晖:我有一个朋友很支持我的想法,他对互联网、兰花都不懂,但是他觉得互联网是一个新的信息产业、新兴的行业,是比较有前途的,我们就做了一个计划:大概投资多少钱,多少年以后可能不用再投资。兰花的买卖早就存在,也想通过网上的电子商务、贸易来解决网站的运营经费问题。从2000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做,这个网站一开始的定位比较高,中文名字就叫“中国兰网”,作为一个私人企业、一种个人行为去做国家级的网站要有足够的支撑,很幸运我们取得中国兰协——中国花卉协会兰花分会的支持,当时国内只有两本内部刊物(《中国兰花》和《兰》),就在这两本杂志上、兰协做了一些推广,很快这个网站的支持度就上去了,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网站也做得比较好,人气比较旺。在2001年贵州第十一届兰展上,由中国兰协的主要领导宣布这个网站正式开通,并在第一时间把第十一届兰展开幕式盛况在网上直播,当时的中国兰协秘书长何清正老师从主席台上走下来时,他加拿大的朋友给他打电话:你今天很精神嘛!他很惊讶:你在哪里,是不是也在贵阳。不是,我在加拿大,我在中国兰花网上看到你的形象。他觉得很激动。
玮珊:这是一种传统文化跟现代的科技来结合,是一个比较激动人心的时刻,你就在这个时候花更多的时间去养兰花?
郑宇晖:除了完成日常采访任务之处,我其余的业余时间都是泡在网上,那时候网络技术还不是很先进,但是我得到了很多朋友的支持。兰友们的无私奉献使我们在互联网开发这块做得还是比较成功的。2002年四川彭州的全国兰展上我们的网站已经可以进行视频直播,兰花只是一个小行业,搞视频直播在全国的行业网站是领先的,综合网站包括新浪网也是在若干年以后才有视频直播。
玮珊:你们走得很前沿。有了这么好的平台玩起来更有动力了?
郑宇晖:对,从2002年开始对中国兰协的领导比较熟悉了,在兰协里面有些事情我们年轻的也会尽量去做,而且通过做网站掌握了很大的资源,到2004年开始中国兰花协会跟南方报业集团联合出版一本叫《兰花宝典》杂志,是由广州一家文化公司投资,由中国兰协派专业人才,南方报业集团提供杂志刊号和相关各程序来合办。
玮珊:又延伸到另一个领域去了。
郑宇晖:当时为什么会去做这本杂志呢?因为全国没有一本正规出版的兰花杂志,这是第一本公开发行的兰花杂志。很多玩兰花的像你刚开始讲的都是上了年纪的,而上了年纪的人很少去上网,那时候的互联网也不普及,我曾经为了推广网站跟老兰家说:你兰花好的品种那么多,你可以在网上开一个家园展示自己的兰花,人家需要你的兰花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给你,我可以帮你申请一个免费电子邮箱。他说:网站我不懂,邮箱我就不用了,我家门口就有一个。呵呵,所以这种文化冲突跟玩兰花的还是比较大的,等到办杂志的时候接触的面更广了,这在传统的文化里边或在老一辈的兰家里接触更多。
玮珊:他们可以参与进来了。
郑宇晖:对,差不多这杂志我办了两年,基本上马之后我就回到报社工作,因为是兰协跟报社借的人。
玮珊:被借去当掌门人了。你玩兰花还是玩得比较开阔一些,玩了网站又玩了杂志。
郑宇晖:这给我另一个机遇,通过办网站、杂志了解很多资讯的时候,懂得什么是好的品种,而且在这些品种还没有向市场推广的时候它的性价比很好。
玮珊:可以先知先觉。
郑宇晖:很漂亮、稀少可以买一些去种,买的价钱也很便宜,等到市场涨起来的时候通过出售一部分可以挣一些小钱。
玮珊:种草也是种钱?
郑宇晖:如果有一种好的心态,又能认识什么是好的品种,在你收入所能支配的范围内去支配它,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应该是这样讲,孔子说:“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它在没有人去看它的时候,在深山老林也照样发出自己的芬芳,这种品质是很值得我们去欣赏、去种养,人如果是幽兰会看淡一些。
玮珊:就是你想要收获些什么全在于你的心态。其实在养兰花的人里面也会是有一些不同的,像刚才讲有的是来怡情养性的。
郑宇晖:这种很少,有90%-95%的人是带着经济目的。
玮珊:你呢?
郑宇晖:我现在玩兰花不用带着经济目的,我现在的物质享受都是玩兰花给我的。无论从事何种行业,你把它当成事业认真去做的话,它会给你
回报的。
玮珊:人家所说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把它当成是一种爱好,自己又玩了又顺便挣了些钱,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啊!我想在玩兰花的过程当中跟这些兰友交流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不是?
郑宇晖:是,在中国大陆玩兰花传统比较好的是浙江跟江苏一带,我2001年第一次去宁波之前我都觉得兰花是一种买卖,很商业性的东西,我去那边拜访在网上认识的兰友,是宁波市兰协的副会长叫凌伟春(凌大哥),第一次见面就一见如故,他除了住宿、吃饭安排好之外,当时他也是馕中羞涩根本掏不出钱来买花,只是欣赏而已,走的时候他非得送我一盆兰花,令我觉得特别不好意思。他觉得春兰在我们汕头比较难开花(其实是误解),可是在浙江玩的都是春兰,他说:送你一些好的品种在你那边也开不了花,就送叶子有一些透明体——水晶,没花看叶子也是一种欣赏。我很不好意思,他二话不说把他仅有的一盆春兰水晶端出来,它是人家从山上弄下来经过几年的栽培,兰花是簇生的,一年一年发的有新有老,他倒出来拆成两半,新的比较壮的拆出来送给我,老的他自己留起来养着,这种品种他也很珍惜,留下这些老弱病残的苗尽管也还会发苗,但毕竟不容易养了。例如一个人年轻时没有后代,到了五十岁还会想生个小孩,当然不会像正常年龄生的孩子那样很好养了,二、三十岁的发苗会比较快,他把好养的送给我,最差留给自己。
玮珊:让你很感动。
郑宇晖:这是一种感悟,不单是感动,玩兰花还有很多内涵的东西,这些兰花在他看来只是一种非常喜欢的植物,他玩兰花的时间很长也给了他很多的回报,让他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东西对他来说无所谓,特别是经济上的他看得很简单。
玮珊:其实种兰花有时候还可以收获一些种花之外的收获,比如说友谊、感情、知识,我看你的收获就蛮丰富的。刚才说到是跟兰友的交流,其实在喜欢养兰的这些兰友当中有些就是很爱很痴迷其中的是不是?有一些花痴?
郑宇晖:我有一个朋友种兰花时间不长,也出现了用潮汕话描述的故事“洗火炭”。
玮珊:是什么意思呢?
郑宇晖:洗火炭的意思是拼命的给人家棒场、吹棒,做是掮客、跟班吆喝这东西怎么样。
玮珊:是一个贬义词。
郑宇晖:这词怎么来的我也没有去考究过,但是有些人为了种兰花人会去洗木炭,木炭是木头薰成的,我的这位朋友养兰花很讲究,为了保持兰花生长环境的湿度,想弄一个大铁盆在架空的兰盆下面盛水,但怕会长一些蚊子的幼虫,我说要不弄一块毛巾一类会吸水的东西保证水份,他说那毛巾会很脏、很难看。要不弄一些沙子铺也会吸水,他说那沙子又会把下水道塞住,后来想来想去,小石头也会堵住下水道,又太沉,本来种兰花的资料里边可以加些木炭,木炭又轻、又会吸水,传统的汕头养兰都会加些木炭,现在很少人加了,我说要不你弄一些木炭来铺,他觉得很有道理,那天晚上他跟我聊天聊到九点多,还让他的司机跑到老市区买一袋木炭回去背到七楼,第二天一大早起来,一看木炭太大,放下去很难看,他把它敲成一小块一小块,又有很多灰感觉很脏,就用水冲,一冲还不过瘾,弄一大桶来洗,他的妈妈有八十几岁,一大早吓呆了给我打电话:你怎么教我儿子去洗火炭,我活了八十几岁,洗火炭听是听说过,怎么也不相信一个四十多岁的人了还会去洗火炭。
玮珊:这是一个“洗火炭”的真人版。
郑宇晖:这不好讲他的名字,但真的是真人真事,他是一心一意的为兰花。
玮珊:刚才说到养兰花可能给你的生活带来一些改变、改善。
郑宇晖:应该是这样。
玮珊:可以这样说,这是经济方面的,对于你个人来说你的思想有没有一些什么样的改变呢?
郑宇晖:有很多的改变,以前对一些事情会很莽撞的,现在总是觉得有一种老人的心态。
玮珊:平和了一些。
郑宇晖:收敛了一些。
玮珊:这是一个很好的改变,也是受到兰花的熏陶?
郑宇晖:可以说是这样,受到兰花的教育。
玮珊:在你的养兰的经历当中还有没有一些你觉得特别有趣的事情值得拿来跟大家分享的?
郑宇晖:这种事情很多,但是很难在很短的时间讲这些事情,每天都会有一些惊喜,每天会看到又发芽、开花,都会时不时带来很多让你觉得高兴的事情。
玮珊:天天可以给你带来惊喜,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郑宇晖:有些事情会每天给你一些教育,关于这些花长势不好或整盆突发毛病死掉,如果不死的话市场值会很高,但是一下子死掉你会怎么样去面对它,这也是对人的教育:是钱财还是身外物,有的对金钱看得很平淡,有些是跟朋友合股一起买的,有时会打电话说:好像要完了,我都会说:人没死就好了。
玮珊:这是心变宽了。
郑宇晖:很多东西是心态的调整。
玮珊:喜欢一样东西能给自己带来一些改变,而且是往好的方面改变,这是一种很好的造化。
郑宇晖:其实这样已经很满足,因为兰花教会我理解人活着是为了什么,那就是为了快乐。而快乐的来源是很多方面的,为职位、房子、车子、异性、朋友、金钱、地位、名誉等等。但是快乐的获得最终还是自己给自己的,自己是否觉得快乐,和自己对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定位高低密不可分。
其实玩兰花是包括了选兰、种兰、养兰、赏兰、品兰等等诸多的活动,因为她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玩家们认为通过玩兰花能够慢慢的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能够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这样一种有着幽香、独秀、长青、素雅等等高贵品质的美好事物,我觉得谈论起来都会齿颊留香。而兰花玩家郑宇晖聊到的玩兰花的心态、一些体会和思考,我想即使我们不玩兰花的话也是有一些参考价值的,生活当中可能很多事情都会是这样的,如果一件事你仅仅是喜欢而不对它抱有过多的期待和希望,那么你就会很轻松,没有了功利心的话才有可能去发现事物本身无穷的好处,除此之外,兰花也是能够陶冶情操的,孔子云: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所以玩了十几年兰花的宇晖虽然不是道骨仙风,更非空谷幽兰,也不是我想像当中烟火气很重的人,坐在我对面的帅哥气质安然而丰厚,说起了兰花侃侃而谈,所以我们就有了这一次轻松而自在的采访。
回报的。
后一篇:王少辉:在平和中追求以艺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