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董事长参观王羲之故居
(2025-07-14 05:44:38)
标签:
文化杂谈 |
分类: 骚撩未来 |
高董事长参观王羲之故居
骚撩未来之三十七
这一天,高董到王羲之故居参观,智能人导游迎上来道:“高董好!我是羲之故居导游红袖,很高兴为您服务!”高董笑道:“见到您,顿添扑鼻墨香!”
红袖道:“您的科技之香,加上咱临沂的文化之香,那才叫相得益香!”
高董道:“从临沂新经济开发区,再到洗砚池文化街,感受到了文化与科技两个翅膀的力量。传承与赓续,科技与文化,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到了这儿,才知道文化与科技原来是老乡。”
红袖见高董戴着AI眼镜,便道:“高董自带助手,我就不多言了。”
高董道:“可惜今日人流不息,难觅羲之当年的雅趣了!”
红袖笑道:“可不是今日,是天天如此。”
高董道:“无妨。今儿咱就随波逐流。”
高董随红袖参观了王羲之故居,又到洗砚池街走马观花地转了转,不知不觉间,大半天的时间就过去了。高董道:“今儿走马观花,兴致未尽,改日再来。提个建议,仅供参考。”
红袖道:“高董请讲!”
高董道:“红袖啊,你说说,这么多人都是奔着谁来的?”
红袖道:“王羲之呗!”
高董道:“王羲之呢?”
红袖笑道:“明白了,高董的意思是,再造一个智能人王羲之,让他和孩子们一起在洗砚池边赏鹅习字,给游客们讲习书法技艺。”
高董道:“有了活的王羲之,可做的事可就多了去了。”
红袖道:“故居就活了,文化就活了,文化产业就火了。”
高董道:“希望下次来,能和王羲之先生共度一段魏晋时光。”
红袖笑道:“一定会有红袖添香!”
高董道:“期待!告辞!多谢!”
红袖道:“期待高董再次光临!”
高董走出洗砚池街,上了一辆机器人出租车,返回新经济开发区。路上,高董对AI眼镜道:“你今儿随我参观,也算是饱了眼福,该有所输出了吧?”
AI眼镜道:“明白!俺就模仿《兰亭集序》,给您来上一段如何?”
高董道:“说来听听。”
AI眼镜道:“时在孟夏,序属清和。予行于琅琊故郡,访书圣故居。此地枕沂沭之灵脉,接泰蒙之余韵,虽无崇山峻岭之奇伟,然亭台掩映,古城风貌,魏晋风采,自有一番清幽雅致之趣。”
“入得门来,但见石径蜿蜒,绿树奇花,异香隐隐,蜂蝶翩翩。沿石径而行,见一鹅蛋型石碑,上书‘鹅池’两个行书大字。知是名闻天下的洗砚池了。果然是名不虚传。池水湛然,波映天光,遥想右军当年,临池挥毫,笔落惊鸿,墨染清波,经年累月,竟使一泓碧水为之动容,此非常人所能为也。池中鹅群,曲项向天,红掌拨水,悠然自得,恰似‘曲水流觞’之雅韵。”
“拾级而上,晒书台巍然矗立。台畔古木参天,阴翳蔽日,犹如昔日右军展卷研读、笔走龙蛇之姿。微风过处,似有墨韵浮动,恍若穿越千载,与先贤神交。更有晋墓遗址,砖石斑驳,镌刻岁月沧桑,仿佛诉说往昔风华。”
“漫步庭院,碑刻林立,或雄浑苍劲,或飘逸灵动,尽显前贤精华,尽得天然之趣。今观此景,不仅思右军兰亭雅集,群贤毕至,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何等快意!此地虽不似南方山水,然文脉相承,亦足令人心驰神往。”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右军已逝,其书其德,如日月高悬,光照千秋。吾辈游此圣地,抚今追昔,当承书圣之志,传翰墨之魂,使中华文化之瑰宝,永续辉煌。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遂记于此,以为后之览者兴感之资。”
高董听了,微微摇头道:“没有写活。缺了些生活的情趣。文化也好,书法艺术也好,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活泼的有趣味的活法。洗砚池畔,不是少年刻苦勤奋,而是少年生活的花开烂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