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旷日持久的智商论战

(2024-10-23 05:25:57)
标签:

文化

杂谈

分类: 他山之石

旷日持久的智商论战

关于心理与心理学的故事之七十六

    法国的比奈一心成为心理学家,却没有留下重要的心理学,又因为创造了一个重要的测量工具而声名远播。

   高尔顿的智力测量,反映的是一个人当下的智力,但人的智力是有潜力的,怎么测量这个潜力呢?比奈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他和西蒙创造了著名的“比奈-西蒙标准”,虽然经过了后人的修改,却一直是世界普遍应用的标准。后来,美国等地更喜欢用“斯坦福-比奈标准”来进行测量。美国陆军开发的阿尔法方案,使得智商测试变得像流水线作业。

    这一套标准测量的不是智力而是智商。二者有什么区别?高尔顿的智力测量没有考虑年龄问题。一个儿童3岁的智力和6岁的智力肯定是不同的,高尔顿的智力测量没有考虑智力发展变化问题。智商就是把年龄因素加入进来,用心理年龄除以自然年龄,得出了个商,叫作智力商数,简称智商。

    这种方法风靡一时,至今依然被众多商业、学校及军事组织等所应用,却也一直受到广泛的争议。争议的核心,也不新鲜,那就是人类能力的先天与后天之争。如果人的智商能够测量,就等于承认“先天论”,间接地捧杀了后天努力的意义。

    另一个争论的焦点是科学性问题。这个标准测量的智商准不准,测量出来的到底是不是智商等等都有不同的意见。

    目前,普遍的观点是这样的:智商的确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但同样受后天多种因素的影响。有观点认为,接近一半的智商差异由基因构成。不过,这个话题的争论并没有因为有了一个“中庸”的解释而结束。

     在西方,人们的平均智商每十年就会提高三个百分点。至于原因是什么,也有不同的说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24年10月19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