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被吃而存在
(2024-10-24 06:24:29)
标签:
文化杂谈 |
分类: 他山之石 |
阅读分享第218篇
为了被吃而存在
为了被吃而存在与压根就不存在,哪一个更好?这是人口伦理学上的一个命题。
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也很难形成共识。
如果换一种说法,就比较容易形成共识。比如,世上没有生命是不是更好?
生命的命运就是被吃。任何生命都不想被吃,任何生命又难以逃脱被吃,这才有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与蓬蓬勃勃的生机。也可以说,任何生命都是“为了被吃而存在”,这便是大自然的循环经济。强大如人类,也逃不掉被吃的命运;先是被细菌、细胞等吃死,然后再被微生物吃光。
伦理学真正研究的,不是吃与不吃、被吃与不被吃之类的问题,而是如何改进“吃相”的问题。由“武吃”变成“文吃”,便称作道德。道德的本质不过是为了可持续“吃”而已。
有没有可能,生命不再由生命来供养?任何生命都不再吃其他生命,任何生命也不会被吃,就是文明进步吗?
如果智慧生命由碳基生命转变为硅基生命,文明将向什么方向演化呢?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所有的生命都以“吃”太阳能或者光子之类的为生呢?
这也是《唤醒:从人类、后人类到超人》探讨的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