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与佛陀
(2023-12-26 06:13:27)
标签:
文化杂谈 |
分类: 他山之石 |
观影分享第23篇
《阿凡达》与佛陀
读《法华经》,莫明地想起了多年前观看的《阿凡达》,忍不住又看了一遍,竟发现这个电影的主题与佛陀的思想走得那么贴近,或许这部电影的主创们就是在佛陀的思想中得到了启发。
初次看《阿凡达》,基本上迷失在那至幻至美的画面里,迷失在那些出奇不意的情节里,之后留下来的也不过是人云亦云的一些说法。比如人与人、人与自然之关系的诠释等等。
因读了佛经的缘故,这次再看,便发现这些思考都在佛陀的思考之内,而且这些思考并不仅限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问题。或者说,影片反映的就是佛陀的宇宙观与认识论,是对地球人的人性与思想观念的深刻反思与尖锐批判。
影片中,那些如梦如幻的美丽景色,那些千姿百态的生命奇迹,那些自性相通的生命群体,在佛经中皆有描述。用菩萨们的话说,便是殊妙胜境,不可思议、不可言述。
一切能量都是借来的,都是暂存,都是要还的。财富并不在地下,无处不是,无时不有。其中很多诸如此类的台词,简直就是在转述佛陀的原话。
谁是自己人?只要你内心不分裂,便都是自己人。不同星球的人,不同种族的人,不同语言的人,不同文明的人,都是自己人;飞禽走兽、花草树木、微尘飘絮等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人。伤害其中的任何一员,都是在伤害自己。
什么是财富?只要你不分彼此,遍地都是财富。和谐是财富,共生是财富,心灵契合是财富,一切是一切的财富。大家相互供养、相互成就,没有缺失、没有不足。财富的特质就是越争夺越稀缺,越共享越富足。
佛陀在2500年前,就告诉众生,人类认知的一切都是颠倒梦想。地球人由一分为二的对立观念构建起来的所谓文明,是没有出路的,结局只能是自我毁灭。世界并不对立,人们看到的对立,不过是人自己与自己对立的投射,是看不到究竟真实的错觉。世间魔鬼,皆出自心。心魔越多,对手越多;心魔越重,对手越恶。这大概是影片最核心的表达。可惜的是,人类很难摆脱自我中心,也就是走不出“我执”,进入不了“不二法门”。
当下,人们真的需要再看看《阿凡达》,尤其是创造这部影片的国度。对立对抗的结果,就是谁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并且只能把坏结果各自颠倒为自己的好结果,以臆说来圆妄想。
如果人类不能及时摆脱人类自身创造的现有文明,创建全新的宇宙观与认识论,那就无法摆脱人类被自己的创造物毁灭的结局。影片在结尾已经点清楚、说明白了。
科技在飞速发展,留给人类的时间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