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也不呵呵
(2024-05-13 05:46:15)
标签:
文化杂谈 |
分类: 他山之石 |
阅读分享第195篇
呵呵也不呵呵
读佛经,有许多困难。比如,佛经中属于哲学的部分,大多是讲超验哲学,超出了大多数人的认知范围,写的写不透,读的难读懂。究竟真实无法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也无法从语言文字中来理解,又不得不以语言文字来牵强。所以,佛家强调悟,不能单凭字面意思去理解;所以,容易造成迷信,大多数人期望佛帮助自己趋利避害。
另一个困难是,佛陀为了描述超验世界,创造了一些新词汇,也改造了一些旧词汇。当我们读到那些旧词汇的时候,往往以惯常的词意去理解,要么无法理解,要么造成了误解。
比如:心、意、识。在佛经里,“心”为集起,有收集信息的意思;“意”为思量,有加工信息的意思;“识”为了别,有作出结论的意思。而在唯识论中,“心”为阿赖耶识,也就是第八识;“意”为末那识,也就是第七识;“识”为前六识,也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我们基本上是靠“心、意、识”来感知、判断、理解大千世界,指导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但是,佛陀说,这一切都是幻相,都是颠倒梦想。也就是说,整个人类文明,不过是一出白日梦。
明明白白我的心,其实就是糊里又糊涂。呵呵,众生皆“二”是也!
迷信佛,是糊涂;不信佛,亦是糊涂。信与不信又如何?呵呵!
有什么办法解脱困境?
《维摩诘经》中有这么一段故事,诸位菩萨讨论“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众菩萨各说己见已毕,问文殊菩萨有何高见。文殊菩萨说:“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文殊菩萨言毕,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维摩诘默然无语。文殊菩萨叹道:“善哉!善哉!乃至无有言语文字,是真入不二法门。”
呵呵!连呵呵也不呵呵!岂奈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