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个人格的荣格

(2023-12-01 05:54:26)
标签:

文化

杂谈

分类: 他山之石

两个人格的荣格

关于心理和心理学的故事之三十七

    这次聊聊荣格。荣格的事和前面说的学习有关,也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有关。

    荣格的经历很独特。两个哥哥在他出生前夭折,妈妈性情反复无常,爸爸妈妈关系很差。荣格基本上是自己跟自己玩,靠幻想来娱乐自己。这种小孩也不是一般小孩。六岁时,荣格上学了,开始和同学们相处,过上了另外一种生活。荣格自己说,两个阶段,两种环境,让他形成了两种人格。一种是与同学们和谐相处的、认真学习的;一种是多疑的、与人疏远的。

    12岁时,荣格被一位男孩意外撞倒,此后经常昏厥,经数月后医治未见效果。荣格靠自己的意志力“治愈”了自己的怪病,而且他的第二种人格也和怪病一同消失了,从此第一种人格成了他的主导人格。

    荣格的这段经历似乎说明,人格并非完全由遗传决定,还与后天的环境、学习有关系,并且个人的意志也具有能动性。家庭的不幸与不和谐,对荣格的成长似乎也不是完全负面。

    这种成长经历,也为荣格与弗洛伊德在学术上的分裂埋下了伏笔。相比于弗洛伊德更多关注人的内在心理机制,荣格则对外在的影响更加重视。所以,他在弗洛伊德潜意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了“集体无意识”的观点,提出人的意识活动由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组成。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脑袋里有“三个大股东”,分别是本我、自我和超我。荣格不赞同,他认为人的脑子里有一个叫作心灵的家伙,掌管着我们的人格。也可以这么理解,心灵是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的老板。荣格还把集体潜意识运用到社会研究领域,成了分析社会现象的一个重要工具。

    弗洛伊德把性动力作为以有主要内驱力,荣格觉得这个解释不够给力。荣格视心灵为人为能量系统,是人格动力装置。荣格所说的这个心灵,是个先在性的东西,类似于孟子的人性本善学说。荣格对炼金术、印度教、佛教等有着深厚兴趣,想必对他的心理学说也有较大影响。

   荣格把人格分为内向与外向两个类型。这个分析模式后来成为个体特质分析的一个重要维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真如不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