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2023-09-22 05:30:03)
标签:

文化

杂谈

分类: 他山之石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关于心理与心理学的故事之二十九


    一个单位,领导能力强,标准高,要求严,弄得大家压力山大,大家都盼着领导早日走上更高的领导岗位,自己也可以放松放松。

    换了领导之后,果然是轻松了许多,心情也愉快了很多,可日子一长,大家又觉得这样的状态甚是无聊,忽然又觉得过去的时光难忘怀。

   没有比较就没有好坏,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可是,对比是怎样展开的呢?

    对比涉及到感知、记忆与调取。这三个过程,都不是客观的。感知是依据接收的信息进行创作的过程,和作家写小说类似。记忆类似于发表小说,印到报刊上的不是原稿,而是经过编辑修改的。调取记忆类似于作家根据历史资料写历史小说,是对记忆的再创作。

    人的感知经常不靠谱,人的记忆是善于造假的,人的回忆有些是臆想的。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为个体的需要服务的。你需要某个人是坏人,你就能找到很多证据;你坚信某个人是好人,你就决不会相信任何不利于他的证据。比如,当年有位著名的女歌星,找了个男朋友,她妈妈反复提醒她,这个男人得提防,她怎么也听不进去。直到她几乎耗尽了青春,才觉得还是妈妈可亲可信。其实,那个男人并没有变,变的是她的感受。

   对比是和当事人当下的心理状态有关的。当下很开心,就可能觉得现在比过去好、眼前人比其他人好,调取的记忆与对记忆的再加工就更可能是负面的。当下很不爽,就认为现在比过去差、眼前人比原先人差,也就更可能调取美好的记忆,并把过去加工得更加美好。

    对比这种心理活动是为当下的感受服务的。它以当下的感受为中心,对过去和当下进行两个方面的再加工再构建,对此一方面的构建是美化,对另一方面的构建是“丑化”,因此对比必定伴随着伤害。

    世上所有的感知、所有的记忆、所有的回忆都不是完全真实的,因此所有的对比都不是客观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