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基因的奴隶吗
(2023-09-21 06:13:57)
标签:
文化杂谈 |
分类: 他山之石 |
闲翻闲书第8篇
我们是基因的奴隶吗
最近,主要看有关基因方面的读物; 其中一本叫《我们是基因的奴隶吗》。
看到这个书名,我就想,人类以及生命体到底是基因的奴隶还是基因的主人呢?
要说是基因的奴隶,情感上不好接受,还会引出许多麻烦。比如:一个人做了坏事,要不要受到谴责与惩罚呢?如果不,便无法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可那是基因作主的事,谴责与惩罚也没有什么作用。王勃之类的大诗人,七八岁就能作出流传千古的佳作;像我这样的爱诗人,读了大半辈子诗,只要一出手就把诗给拉垮了;要说这和基因没关系,反正我是不信。
要说是基因的主人,似乎也不太可信。你看,小猫再怎么努力,也变不成老虎,尽管他们属于一个大家族。男人大多喜欢美女,女生大多喜欢帅哥,无论怎样修炼内涵,一辈子也无法改变。有的人干了坏事会觉得亏心,有些人做了坏事却倍有成就感,这和他们读了多少圣贤书并没有多少因果关系。
生物既不是基因的奴隶,也不是基因的主人,或许是给基因打工的。上班的时候,得听老板的,下班后,也有些许自由。我想,生命体大至如此。同样是柳树,总会有些各自的不同之处,这和遗传信息、生长环境等因素相关。同一款飞机,性能也有差别,这和材料、元件、组装过程等诸多因素有关。
这类基于直觉的想象与现实相距甚远。
按照《我们是基因的奴隶吗》一书的观点,基因组处于持续的动态调节和修改之中。一个基因可以产生许多不同类型的mRNA,而每一种都会编码不同的蛋白质;成年人的发展贯穿整个生命,直到最终死亡。这其间,遗传信息和环境信息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在关键时刻错过了环境输入,会对婴儿产生长期影响,其中一些影响可能会伴随终生。也就是说,遗传信息与环境信息同样重要,而环境信息是我们可以掌握的。那就意味着,至少一部分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本书的作者并不赞同先天与后天的区别,而是把它们看作一个整体。基因像一支乐谱,使用不同的乐器,不同的团队来演奏,会有不同的呈现。
这让我忽然想起了人们为什么对自由有着那么强烈的渴望。遗传是自己不能决定的。环境呢?好像我们能决定的也不多。家族环境决定不了,上什么样的学校也决定不了,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还是决定不了,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自己能决定的成份也不多。甚至,想玩什么游戏、吃什么东西、穿什么衣服、留什么发型、看什么影视、读什么作品、和什么人见面等也不能完全由自己作主。如此以来,又怎么能对自己的成长、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呢?如此说来,人不仅是基因的奴隶还是环境的奴隶。
人的真正解放,大概就是依靠科技与智慧最终实现由奴隶到自由人的转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