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格罗滕迪克

(2023-06-20 06:43:06)
标签:

人物

分类: 他山之石

格罗滕迪克


望月新一证明的abc猜想,就是格罗滕迪克的猜想。

“搞数学就像做爱一样。”格罗滕迪克说。

格罗滕迪克性趣广泛、动力强劲。他有三个婚内子女,至少还有两个私生子。他的性伙伴有男有女,而且喜欢大多数人眼里的丑女,并且喜欢破败的公寓与破旧的房间。

或许他对空间及其结构的认知压根就与常人不同,或者说,常人看不到他的世界里独特的美。比如,在他眼里,点就不是一个位置,而是具有结构的空间,甚至是浩瀚的宇宙。也许在他眼里,人脸上长的根本就不是五官,而是江河山川、森林草地与日月星辰,说不定还有很多美女帅哥。

格罗滕迪克认为,任何代数方程的背后都藏着一个更大的意义。他称之为概形。

在法国巴黎郊外的高等科学研究所,年仅30岁的格罗滕迪克聚焦了一群数学精英,致力于重建几何学根基。他们产出了两万多页的研究成果,将集合、数论、拓扑学和复分析等统一到了一起。他的弟子伊吕西说:“他不止引入了新的技巧,证明了重要的定理,还改变了我们思考数学的方式。”

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数学上,每天12小时,每周7天。他不看报纸、不看电视、不去电影院。

1966年,格罗滕迪克获得菲尔兹奖。这个奖项被业内称为数学界的诺贝尔。

 

1967年是格罗滕迪克的人生转折点。之前与之后,是完全不同的格罗滕迪克。格罗滕迪克自称是“伟大的转折”。

这一年,他到罗马尼亚、阿尔及利亚和越南等地办了一系列研讨会。在越南的一所学校讲课时,遭到美军轰炸,两位老师和几十名学生丧生。回到法国后,他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他在各种场合,呼吁人们拒绝“卑鄙而危险的数学实践”。他警告大家,最终毁掉世界的不是政客,而是科学界的杰出人士;他们是头顶光环的罪人,却正像梦游者一样走向末日。他说:“炸毁广岛和长崎的原子不是哪个将军用他肥腻的手指分离出来的,而是一群科学家,用的也不过是几个方程式而已。”

1970年,在他的声望、创造力和影响力全部达到顶峰之时,他辞去了高等科学研究所的职务。他舍弃了家庭、朋友、同事,逃离了世界。

他痴迷于保护生态环境。为此,他住进了满是跳蚤的茅屋,没有电,没有自来水,没有床,穿着用旧胶皮轮胎自制的凉鞋,每周只吃两顿饭。

1991年,他切断了和外界的一切联系,烧掉了自己写的两万五千多页书稿。

美国数学家施耐普斯与晚年的格罗滕迪克有过联系。她问格罗滕迪克:“为什么要这样把自己孤立起来?”格罗滕迪克回答:“我不是逃避,也不是拒绝。恰恰相反,我是在保护。我不想任何人因我发现的东西而受苦受难。”“我看到了一种新的恐怖的暗影。”格罗滕迪克说。但是他并没有说明这种“暗影”指的是什么。

2014年11月13日,他死在了圣日龙医院。死因不详,他选择了保密。

据护士说,他死前不见任何人,只见了一个长得高高的日本人。这个人的名字叫望月新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