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分享第11篇
懂戏与懂我
《开拍吧电影》中的几位青年导演,个个特点鲜明,不知道这些是节目组搞的“人设”,还是自然真实的呈现,又或者是依据“人设”来选的人物。
其中有一位叫郝杰的导演,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主要原因是反差忒大了。
节目中的青年导演,至少要扮演三个角色。分别是编剧、制片、导演。他们要创作一个故事,再向投资人介绍自己与自己要拍的故事,以争取资金,然后才能去导演自己的作品。
郝杰在争取投资这个环节中,面对投资人,就像一个刚从农村来到城市的老实孩子,局促、羞涩,两只手不停地搓来搓去,眼光不知道投向哪里好,更不知道说什么好。
不说归不说,一说必伤到别人。他刚说舒淇懂戏,让资深美女笑容绽放,随后又说:“懂我比懂戏难。”搞得美女只好将笑意尬在脸上,收又收不得,放也放不得。
就这么个人,到了片场,完全就是王。恰似老虎进山,形如蛟龙得水。
舒淇问:“你怎么反差这么大呢?”他回答:“拍戏的时候,都是我的人。”
可谓一语道破天机!郝杰是一位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在自己不是中心的地方,他不知道自我如何安放。郝杰并不懂人,但他以懂戏来确立自己的独特价值。别人不懂我与我的戏,因此我的孤独便成了内心深处的独特风景。我自无言,让我的作品给你对话。若是对不上,那是你不懂。
懂戏与懂人都是不容易的事。《红楼心解》一书提出,要将懂人与懂事结合起来,需从角色入手。离开角色谈人论事,往往大而无当。郝杰干不了编剧、导演与制片人三个角色。谈合作、拉赞助是郝杰的弱项。你让郝杰这类人去干营销,一定是干不出什么业绩。《红楼梦》里的刘姥姥则相反,你让她老人家安安静静地专注于一件事比较难,可她要是搞营销、跑市场必定是业界高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并没有绝对的长处与短板。关键在于怎么看与怎么用。做导演的时候,郝杰的所谓“短板”便可以视为专心、专注、专业,也就成了优点与强项。所以用人需要懂人懂事,择业需要知道自己了解岗位,才有可能做对事干成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