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分享第135篇
也说李后主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用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后人看了李后主的这首《破阵子》,说李后主是最有才情最没才能的皇帝。
李后主敏感多情,单纯友善,不忍不敢与人冲突,可他又有强烈的感受,有表达的欲望,于是他躲开他人、躲开自己的职业角色,在自己诗词的世界里,把情感流淌成一行行美丽的忧伤。
作为文人的李煜,那是非常成功的;作为“一把手”的李后主,那是特别失败的。用今天的话说,李后主非常不职业。他把职业角色干得很扯蛋,把业余爱好搞得无比专业。当然,李后主不是没有角色意识,而是没有职业能力。古代许多文人都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其实他们中大多有的只是文学才华,并没有管理能力。他们不清楚,写文章与当官根本不是一个专业。如同今天许多人不明白,足球运动员与足球教练虽说都是搞足球,却是不同专业,需要不同能力。球员是玩球的,教练是玩人的。
《红楼心解》中有“角色论”,详解角色认知与能力匹配。以“角色论”,就大观园中的女子来说,宝钗与探春对角色的理解最深,但宝钗是明哲保身的,探春是敢作敢为的;在黛玉的世界里,角色意识经常被情绪绑架,使她成了流泪的花朵;在晴雯身上,角色是服从自我的,她把角色深深地烙上了晴雯特色;芳官是没有角色认知的能力的,所以她的聪明伶俐,基本上都是在自造危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