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的工作原理
(不止于足球的决策奥秘之五十六)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编剧。自己是如何给自己编剧的呢?我们利用各种感知能力,获取思想、知识、信息、经历与经验等等,在大脑中积累汇聚,经由编排、剪辑等加工,形成了“自我感”。这个“自我感”就是你认为的你与世界的关系。核心是你觉得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依此为基准与社会、他者互动,并且为自己如此这般地为人处事而自豪。用当下流行的说法,就是所谓的“人设”。“人设”就是一个人与他者、社会与自然等等互动的内在逻辑。编剧在写剧本的时候,依据“人设”决定人物在各种状况下的言行举止与人生轨迹。你自己就是自己的“编剧”兼“主演”。
也可以把“自我感”或是“人设”理解为机器的电脑软件,外部信号输入进来,经由软件的计算,向操作系统发出指令。
你认为自己特别大气,哥们聚会的时候,你就会悄悄地买单,掏空了腰包还特有获得感。也有的人,让人感觉特别计较、特别小气,似乎事事都想赚便宜,而他自己则极有可能觉得自己是个有原则的人,决不能让别人白白赚便宜。
你的“人设”也和影视故事里的角色一样,随着经历、阅历等的增加,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同样的“人设”,不同的编剧,创作出来的角色也不相同。这个与文学修养、想象力等有关。现实生活也是如此,同样“人设”的人很多,他们可以说是一类人,但不是同质化的人,因为还有个人能力等方面的不同。
正常情况下,没有人给与自己搞一个坏人的“人设”,但为什么世上还有那么多“小人”“坏人”呢?原因其实无比简单,他们把别人“剪辑”成坏人,然后再对坏人做坏事,就是惩罚坏人,就是伸张正义,而且与坏人做斗争的人还是勇敢的好人呢!即使有人认识到自己做的是见不得阳光的事,他也会给自己找出恰当的理由。比如为了另外一个主体的利益。总之,不是对方罪有应得,就是为了第三方的利益,反正自己做坏事是有道理的,甚至是自我牺牲的。
自我“编剧”容易跑偏,解决的办法大致有这么几种:修炼慈悲之心,经常照镜子,倾听不同意见,多读经典,细品人生百味,到阳光下做做运动。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编剧”。像乒乓球之类的个人项目,只有两个编剧,一个是教练,另一个是运动员,“剧本”统筹相对容易,演员表演起来也相对简单。像足球这类的集体项目,有一大群编剧,一大群演员,主教练统筹“剧本”的难度是相当大的,演员合作表演的难度也十分高,因此,一般人玩不好。
玩足球这种集体项目,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首先要理解别人是如何“编剧”的,然后还要尽力让别人理解自己是如何“编剧”的,这样才可能在主教练的辅导、指导、督导下,够演绎出日益精彩的绿茵大戏。
有人不知道自己是自己生活的编剧,遇上事就会埋怨他人、归于外因。也有的人总认为自己是了不起的编剧,有了好事是自己的剧本好,碰上坏事是演员没演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