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与崇拜法则
(不止于足球的决策故事之四十)

墙内开花墙外香,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为什么会为样?
我把这类现象的主要成因,归结为人们决策行为的“嫉妒与崇拜法则”。这个法则的表现是:近的会嫉妒,远的会崇拜;够得着的会嫉妒,够不着的会崇拜;有利益冲突的会嫉妒,没有利益冲突的会崇拜。
一位球员与另一位球员的能力水平差不多,其中一位打上了主力,另一位只能打替补,甚至连替补的机会也很少,如果两人在同一支球队,打不上的那一位极有可能产生嫉妒心理,而如果两人不在同一队,打不上的那一位则极可能产生羡慕的心理。
如果两位球员资历、年龄与能力差距很大,则更可能产生羡慕或崇拜,而不太可能产生嫉妒。如果打上主力的球员与另一位打不上比赛的球员踢的是不同位置,即使打上主力的球员不上场也轮不到另一位球员,也不太会产生嫉妒。
如果一位逝者被表彰奖励,一般也不会有人嫉妒。
洋教练比本土教练更容易被球员接受,空降的领导比本地选拔出来的领导更容易被下属包容与接纳。
上述现象与产生的原理在球场与职场都是同样的。其危害也是一样的,那就是内耗的增加。于自己于他人与团队都没有任何益处。
对于熟悉的人,人们会不自觉地与自己进行比较,刻意寻找其缺点,并且放大这些缺点。对于陌生人,人们则较少与自己进行对比,评价也相对客观公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