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真亦幻想象多
(不止于足球的决策奥秘之十九)

1X2X3X4X5X6X7X8和8X7X6X5X4X3X3X1,如果让你凭直觉快速说出答案,会是什么结果呢?经过测试发现,人们普遍给出了1打头的题比8打头的题更低的数值。
这种测试能说明什么呢?说明在不确定性状况下,人们的决策判断,依靠的是“思维幻觉”,也被称为直觉。直觉并不总是犯错,但经常会犯错。
研究人员还发现,在信息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人们会以经验或基准概率来判断,而当增加了一些无用信息之后,人们就会被这些无用的信息所误导。在上述测试中,人们普遍被排在前面的“1”与“8”所误导。人们“咬定”了“1”和“8”展开想象,而忽略了其它数字的作用。
一些高明的广告就是利用了人们的这个弱点,诱导人们的消费行为。比如某种饮料的广告,从来都不会告诉你确切的信息,只是用青春、靓丽、时尚、活力、激情等元素来启发人们的“思维幻觉”,从而引导人们的消费行为。这类广告的高明之处,不只在让人们产生“思维幻觉”,还不会有任何法律风险,因为它根本就没有说自己的产品有任何功能,一切都来源于消费者自己的想象。
在一项工作中,某一个人精于表现,特别是会表达、擅汇报,而其他人则多是只知道默默地干活,那么这项工作一旦出彩,组织则大多会高估那个善于表现的人在其中的贡献。这种情况在任何一个团队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老黄牛”吃亏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
在足球比赛中,进球的球员得到的肯定、荣誉与金钱大多超过了他对球队的实际贡献。如果一名球员,替补登场,取得进球,他的作用就会被放大。他的进球与他替补上场的时间越近,他的贡献被放大的倍数越高。同样的,主教练也会因他的进球被“神话”。
而后防球员就比较“悲剧”。他们只有在球队频繁丢球的时候才能被重视,只有在化解危机的时候才能被记住。如果他们总能够超前预判,反而会被忽略。如同扁鹊三兄弟治病,老大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老二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老三扁鹊,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就是说,老大的医术最高,名气却最小。因为老大的防病,没有形成“事件”,无法激发人们的想象。在科学领域,搞基础研究的没有搞应用研究的名气大待遇好,原理也是一样的。
孤独的人儿,面对一弯明月,顿生感叹:多谢月相怜,今霄不忍圆。月儿圆不圆,和她半点关系也没有,可是她这么想象一下,便有了些许安慰,如此感叹一下,就有了些许释然。
人们渴望确定性,又生活在一个较少确定性的世界里,于是“思维幻觉”应运而生。“思维幻觉”让不太真实的东西变得真实,不太可靠的东西变得可靠,不太确定的东西变得确定。由此,人们可以暂时觉得“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或“一切尽在预料之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