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分享第3篇
崩溃

看《崩溃》这本书,就是要崩溃可还得绷着的赶脚。类似吃“歌乐山辣子鸡”,拿着筷子在火红的辣椒从中扒拉来扒拉去,好半天才能找到一块肉肉,还是一小肉丁,忙不迭地送到嘴里,越嚼越有味,竟不忍下咽,于是边嚼边继续奋力扒拉。
书中的例子特别多,像“歌乐山辣子鸡”里的红辣椒;核心的观点比较少,像是“歌乐山辣子鸡”中的小肉丁。西方学者作文章,肯下功夫,关注案例,先自己说服自己,大多把实证主义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本书说的是“进步的悖论”。科技进步一方面提升了效率,改善了人类劳动与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也加大了系统性风险发生的概率,任何微不足道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不出事便罢,只要出事往往就是大事。因为高度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让过去没有关联或弱关联的因素之间变成了紧密耦合的关系。为了应对系统性风险,人们又会增加新的系统,而这个新系统又构成了系统性风险的新的组成部分。
人类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地来自于“一只蝴蝶扇动翅膀”这样的细枝末节。小问题导致大事件构成了这个时代的突出特征之一。“黑天鹅”“灰犀牛”的出现成了常态。如何应对这个全新的挑战?《崩溃》一书给出了如下几种小方法。
与员工分享“决策股权”。过去只有大领导才有机会犯大错误,今天任何团队成员都有可能成为灭顶之灾的制造者,也都有机会成为挽狂澜于即倒的英雄人物。依靠群众、相信群众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显得更加重要。让群众享受“决策股权”需要形成制度安排。领导得真给,群众要真用。
构建多元化的决策团队。再见多识广、博学多才的人,相对于复杂的系统都是浅薄无知的。多元化的团队才能有多元视界、多元视角、多种思维方式与多种意见建议。这样的团队形成的决策,才能有效避免偏差、遗漏,才能够防止错误在集思广义下“一路绿灯”。怎样才叫多元化团队?经常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路不同的办法。越是在多数人意见一致的时候,越是有人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
适时减速慢行。科技让时代加速运转,任何个人与组织不提速就难以跟上时代的脚步,先进的“刹车”装置自然也就越来越重要。只知道加速可能会跑错了道路,也可能会翻车。快到岔路口的时候,遇到障碍物的时候,都要减速慢行。跑到心跳过速的时候,要使用“减法”。大道至简。由简到繁是能力,由繁至简是智慧。
不拒绝坏消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平时多听坏消息,才能有更多的好消息。坏消息是风险的“天气预报”,认真听,好好分析,就会减少“风吹雨打”。能经常听到坏消息,意味着你正处在一个安全系数较高的环境当中。只想听好消息,说明你的安全系统被植入了病毒软件。
借助陌生人的力量。陌生人的意见之所以重要在于他的客观性。不在此山中,更识真面目。移动互联时代,让我们可以更容易更高效甚至是无成本地借助陌生人的智慧与力量。谁善于使用陌生人,谁就能够在充满变数的激烈竞争中胜出。
人类的本性让我们特别重视直觉和自信,喜欢听好消息,乐于和自己思想相近、立场一致的人在一起。但管理复杂的、各种因素高度耦合的复杂系统需要的是其反面,也就是谨慎地做出决策,让大家知道坏消息,强调怀疑、异见与多元化,倾听陌生人的反馈,从不同的观点中学习,在刺耳的异见中吸取营养。
移动互联的时代,我们都在自觉不自觉地与不同的人、不同的观点移动互联。这大概是我们焦虑感上升的原因之一,也是我们进步提速的原因之一。(写于2019年5月19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