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将与足球

梁实秋先生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麻将。潘光旦先生说,麻将的特点是“各自为战性”,不像西方体育那样需要团队协作。
这话有些吊诡!
西方不是推崇个体、个人的吗?中国不是历来崇尚集体、大局的吗?我们不是一直批判西方人的自我、自利吗?我们不是一直高唱奉献、无私吗?为什么一向以他人、集体为重的民族却喜欢“各自为战性”的游戏?
麻将,这种“筑长城”的游戏有什么特点呢?一、条件简单,成本低廉。一张桌子,四只凳子,够了。二、隐蔽作战,各自为战。替人挖坑,为己谋利,给力。三、入门容易,奥妙无穷。一学就会,学无止境,有趣。四、斗智斗巧,亦靠手气。手背智穷,运来技增,上瘾。总之,麻将、扑克之类的游戏,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损人利己”,再就是“阴谋暗斗”。
足球之类的玩艺有什么特点呢?一、场面宏大,成本较高。二、团队合作,相互成就。三、公开对抗,阳光运行。总起来说,足球之类似团体比赛项目,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利人利己”,再就是“明争阳谋”。
中国人长期处于农业社会、短缺经济的生活状态。过去,中国人见面的问候语是“吃了吗!”老百姓靠天吃饭,朝廷的第一要务是赈灾。短缺,需要互相接济;而自己都不够,人们又最不愿意接济。所以,中国文化坚定地强调集体、服从。物质越短缺,个体越是食不果腹,组织越是压制个体,而组织中的“父母官”、“公仆”越是贪婪地占有,个体越是深切地体会到集体是靠不住的,越想损公肥私、损人利己。
西方人较早地进入商业经济社会,由靠天吃饭的自然经济进入了“人造”的机器生产与市场经济。他们的物质生活由绝对短缺,转变到相对过剩。西方文化较早开始了人性的解放,强调个人价值,突出自我。他们在追求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中,深切地体会到,越是相互成就,自我的成就越高,日渐形成了团队合作的自觉。私人有了必须的空间,个人“上有片瓦、下有立锥之地”,他们才懂得没有“公地”,自己的“立锥”是不会安全的,才会关注、爱护公共空间。
强调集体观念的中国人喜欢到包间里聚餐,喜欢为自己的家扎上篱笆墙,喜欢玩“各自为战性”的游戏;突出个体的西方人喜欢在广场上聚餐,喜欢自己的家有一个开阔的空间,喜欢玩团队合作性的游戏。
人有各种需要,缺什么,什么就成了他最渴望的。如今,中国人压抑了“一万年”的欲望,如洪水猛兽一般,强奸着大江南北的山山水水,蹂躏着长城内外的一草一木。没有“压”,没有“力”,“压”越大,“力”越大。什么可以压,什么不可以压,可以压的压到什么程度合适,对于科学家来说,就是科学技术;对于政治家来说,就是领导智慧。
中国人玩麻将,玩得火热,硬是把小方块,玩出了大局势,玩成了“万里长城永不倒”,官府想禁也禁不住。中国人玩足球,玩得闹心,楞是把大场面,玩成了“小把戏”,玩成了“举国万众哭出线”,政府扶也扶不起。为什么呢?因为足球不是“各自为战性”的游戏。

方寸以忽悠娱乐足球、经营足球、文化足球为乐。
人生在左右之外,胜负在你我之外,快乐在输赢之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