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卫平萌生退意谁在意?
宋卫平萌生退意,陕西人和有意迁移。中超在这个冬季发出的这些“信号”,谁会在意?

有球员在意,事关他们的前途与钱图;有球迷在意,担心从此少了一项乐子。不知道足管中心(足协)是不是在意。估计不会不在意,也不会太在意。
足管中心(足协)在意,是因为终归是它地盘上的事儿;不太在意,是因为它不会觉得是什么大事儿。绿城不办,还有“黄城”办;“黄城”不办,自然会有“皇城”协调“红城”、“青城”、“花城”办。足管与足协才不会把退出及其迁移之类的事真当事儿,就像它不会在意亚足联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而被扣了分数一样。
一个投资人退出,一个俱乐部遭殃。这到底算不算是个问题?足管中心及其足协是不是应该拿出个对策?职业俱乐部是不是要有自身“造血”功能?这个问题为什么足协从不关心?中超为什么因为媒体服务之类的简单问题被亚足联考核扣分?应该由谁来承担责任?一些俱乐部也包括中国足协对亚足联指出的问题为何无动于衷?
这里头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对职业足球发展理念的认识问题,以及由此决定的职业足球体制缺陷。足协及其俱乐部只要成绩,只有成绩才和他们的利益相关。除此之外的事他们是不会在意的。一心一意要成绩的“足管”为何总是不出成绩?中超到底是经营足球的经济组织,还是让经济组织养着来提高竞技水平的体育组织?搞职业足球俱乐部是投资还是烧钱?中超被许多人指责为“伪职业”。它究竟“伪”在哪里?“伪”就伪在非市场导向,“伪”就伪在“包养”体制。“包养”哪里来发展进步的压力与不断完善自我的动力?哪里会有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哪里会有对市场信号的敏感?哪里会有对球迷的真诚服务?又哪里会有与媒体的良好合作呢?
不以市场为导向,不在制度设计上让俱乐部必须建立自身“造血”能力,中超是不会有生命力的。一阵虚假繁荣之后,一个个投资人的退出是不可避免的事儿。我们也只好一脸无奈,我们又只好重头再来。周而复始,兴致勃勃,这就是中国足球的伟大“复兴”之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