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布不是布
卡马乔不是桥
中国足球患上了“出线饥渴症”,卡马乔治不了这个病。事实已经证明,老布不是中国足球的遮羞布;事实还将证明,卡马乔也不是中国足球通向世界杯的桥。
自卡马乔走马上任起,中国足球就开始了“出线足球”的故事重播,进入了只要结果不要过程的老情节。今天对伊之战,又成了生死之战、关键之战。一付英勇就义的架式。这种姿态看似爷们,实际上是钻死胡同,是自伤元气,自取其辱。志气不是实力。实力不到的时候一味斗气,既损志气也损实力。如同一个尚未成年的武士,渴望找江湖老手复仇,如果他搞个出其不意,或许能偷袭得手,如果他登台打擂,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中国足球患上了出线饥渴症。越渴越挣扎,越挣扎越渴。其病源来自足协的幻想,媒体的忽悠,球迷的期望。球迷越是期望,足协越是迷幻;足协十分迷幻地期盼用国足的胜利与出线来改变中国足球的被动局面,结果局面是越来越被动;媒体以胜负为卖点,期望扩大市场,结果是卖点每每成了亏损点,越亏越是变本加利。
中国足球这种打不死的出线之心固然可嘉。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样的道理总不能轻易忘记。中国足球出不了线的问题从未认真总结,改进的措施也没见一点点踪迹,唯一的变化就是主教练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不变的结局就是一个又一个地倒在“线内”,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让老卡不在“线内”卡住,就因为他的名字有个“乔”吗?别忘了,他可是连个“木”字都没带,还多了一个“卡”!
善待国足、善待老卡,就暂时别关注胜负,别关注出线。随他们尽情地玩,尽力地踢。多关注球队的变化、球员的进步,那怕只是一点点,给点鼓励,拍下巴掌。孩子是夸出来的,中国足球也一样。中国足球的问题主要不在教练,也不在球员,不是吗?
竞技比赛,结果与过程都重要。当下,对于中国足球来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而且,没有过程的结果,最终都不是结果,而是结尾,不会有未来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