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臭里飘着脚香
怎样来理解“职业球员”的内涵?用一话说就是:“铜臭里飘着脚香”。
啥叫“铜臭”?就是“向钱看”。为了赚钱谋生而好好踢球,是一名职业球员的基本动力。当然,如果他有出众的技术、很强的团队意识和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就是一名优秀的职业球员。如果他把足球视为自己的事业,视为自己对集体、对国家的神圣责任,那就是一名高尚的职业球员。
为了赚钱而去好好练球、好好踢球,为了赚更多的钱而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汗水,这是职业球员的应有之意。职业化之所以能极大地促进足球运动的发展,主要原因就是它为球员带来了更多的好处。这与农村改革的情形相似,搞土地承包责任制以前,干部们天天讲无私奉献,讲先集体后个人,结果是大家集体贫困。搞了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干部们不用再费什么口舌,国库与民房里都不再缺粮。当然,一味“向钱看”没有远大的理想追求也走不远。但由“向钱看”到“向前看”是道理,只要“向前看”不要“向钱看”是倒理。
何谓“脚香”?就是脚下有活。职业球员踢球不是自娱自乐的,而是娱乐他人的,你脚上没功夫是不行的。一名职业球员要有军人的精神,而不能用军人的逻辑。有军人的精神就是技术过硬、敢打敢拚、服从指挥、永不服输等等。军人的逻辑是胜负逻辑,只看胜负,不看过程。而职业球员既要重胜负,更要重过程。职业球员是向球迷销售“精神餐饮”的,不讲究色香味,不让球迷“吃”着过瘾、上瘾,生意(球市)一定好不了,就没钱可赚。一名球员没有足够多的“注意力资源”,没有人气,是吃不了“职业饭”的。那么,人气从哪里来?基础就是“脚香”。
中国足球为何有“铜臭”却没有“脚香?答案如下:中国足球不“职业”。中国足球有“成绩导向”、“面子导向”、“政绩导向”,就是没有市场导向。球员的收入同球迷多与少没有关系,同门票收入多与少也没有关系。也就是说,一名球员的收入与他的人气、市场影响力没有丝毫关联,只与比赛的胜负相联系。在这样的政策导向下,球员必然只关心比赛结果,不在乎比赛质量。为了得到更多的钱,球员们必然会在给定的政策框架内,寻找赚钱的途径方法。这就造成了有的球员努力赢球赚钱(所在球队整体实力高、奖金高),有的努力输球赚钱(所在球队整体实力弱,通过赌、假球搞额外收入)。
要培养出真正的职业球员,必须建立这样的政策导向:球员的收入与他的市场影响力正相关。换句话说,就是“铜臭”与“脚香”正相关。如此才能引导球员把功夫下在“足”内,而不是下在“足”外,才能推动足球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