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介休博物馆  【山西介休】

(2018-01-15 21:37:35)
标签:

介休博物馆

分类: 博物馆记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介休,太原以南百公里的县级市,因介子推而得名,“割股啖君”“寒食节”等说俗也成为介子推的后遗产。介休曾去过多次,但就是一个目的地-绵山。一晃N年,介休的炼焦遮天蔽日的脏乱差场景历历在目,挥之不去。
 
    介休11处国保,在晋中仅次于大佬平遥。而我也只去过云峰寺石佛殿1个,此行扫5庙兼看了博物馆。介博是2013年新建成的与图书馆合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与祆神楼毗邻。介博大楼地表2层,其一层是陶器、青铜、书法什么的陈展,负一层是介休窑和琉璃器,而这层恰是介休经典老特产,但整个展厅,从头到尾就我一人,属于专场。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邹逸麟行书扇面【明】1978年三佳乡温村刘子健处征集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李因《柳燕图》扇面【清】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灰陶盉【战国】南垣山出土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左:灰陶鼎【战国】,右:高足旋纹灰陶壶【战国】南垣山出土。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彩绘灰陶仓【汉】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灰陶魂瓶【金】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白釉刻诗文瓷枕【宋】介休城关乡梁吉村南圪楞出土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黑釉瓷荷叶口花瓶【元】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青花山水纹瓷盘【清】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左:青铜菩萨坐像【明】,右:青铜韦驮像【明】。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弦纹铜盖壶【汉】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清仿战国兽面纹铜钺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菱花形四凤纹铜镜【唐】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菱花形二龙纹铜镜【金】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错银三孔铜瓶【清】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木雕架铜磬【明】



    介休窑在宋一期也属名窑,除量产白瓷外,还有黑釉及白釉褐下彩等瓷物,器物也有粗细之分。当年洪山镇丹炉炊频、火光映天,延传千年。白瓷凝脂皎皙,黑瓷乌金灵透,白瓷铁锈花不拘表样,穷究舒态之美。在宋金时期,它代表了山西地区瓷作的最高水平。


白地褐彩带流壶盆【金】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白地黑花钵【金】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1白地黑花盘【金】2黑釉铁锈彩五斑纹碗【宋】3黑釉铁锈红条纹直口碗【金】4白釉褐彩盆【金】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白地黑花行炉【金】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白釉铁锈红花鸟纹玉壶春瓶【元】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黑釉红斑加刻白花边罐(水盂)【金】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黑釉铁锈红花斑玉壶春瓶【金】



    介休号称“中国琉璃之乡”,此言不虚。坩泥、煤炭、技艺,天赋其生。介休琉璃唐代就有明确记载,元、明登峰。苍青、鹅黄、翠绿、孔雀蓝交构变彩,脊饰、砖、瓦、照壁、牌坊,甚至匾、碑等触目可见。明清皇家宫殿、陵寝,以及大量的普通庙宇都有介休琉璃一抹亮影。晋博高4米重4吨的元代鸱吻就是介休造的党代表。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1后土庙博风花卉饰件、2城隍庙正殿行龙花卉脊饰、3后土庙琉璃行龙装饰、4祆神楼正脊花卉雕饰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城隍庙正殿花卉脊饰


祆神楼垂兽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城隍庙正殿行龙花卉脊饰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后土庙琉璃吞口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后土庙琉璃行龙装饰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1祆神楼正脊花卉雕饰、2明琉璃真武像、3城隍庙正殿博风饰件、4祆神楼乐楼琉璃行龙雕饰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小靳东岳庙琉璃嫔伽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黄绿蓝釉琉璃鸱吻,石屯村源神庙正殿正脊西侧。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五岳庙钟鼓楼“四狮抬瓶”基座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后土庙琉璃象驮宝瓶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洪山法兴寺碑》,正面刻于唐贞元11年(795年),背面为五代北汉天会14年(970年)《洪山寺重修佛殿记》碑文,文有“椽铺玳瑁,瓦甃琉璃”,是介休建筑使用琉璃的重要史载。


介休博物馆 <wbr> <wbr>【山西介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