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库车坐车经过14个小时硬座的煎熬,终于到了此行最远的地方莎车县,在莎车只能待3.5个小时,看2个国保,然后坐一天只有一趟去喀什的火车。莎车站及广场修的霸气凌人,是财大气粗的大上海援建的,对于一天只有2趟车停靠的火车站来说,确实是气吞山河、傲视天下。
莎车和库车一样,2地坐车全凭问询、感觉和运气。莎车站没有公交站台,稀里糊涂的上了一辆8路车,车是坐对了,但全车的人没一个听懂汉语的,说了“阿勒屯”“老回城”“叶尔羌国王陵”这些关键词后,汉族人着急,维族人迷惑,似乎一个回族老汉听懂了,但他却完全告错了我下车地方。
1992年建的阿曼尼莎汗陵墓。
阿曼尼莎汗是国王的王妃,也是一个木卡姆大师兼诗人,1560年死于难产。
下车一看站牌竟然出现了美丽的汉字,顿时兴奋,随后就又茫然若失,不知所从。站牌上没有那2国保的站名,只有“新皇宫”“加米清真寺”等信息,愚蠢的我还在想弄清“加米”是否是“加满”,这时时间已悄悄过去1小时,顿时醒悟,赶紧打车去国王陵。
叶尔羌汗国王陵就在新皇宫的正对面,又称阿勒屯麻扎,“阿勒屯”意思为“黄金”。王陵从1533年开始兴建,首葬的是第一个汗王苏里坦赛义德,其后又经百年绵延续建,始成今天规模,整个陵区内葬有11代叶尔羌汗国国王及王室和其他人员。
叶尔羌汗国是明代新疆建立的伊斯兰教地方政权,从立到亡,凡166年,首都即建在莎车。汗国最盛时,控辖地带有和田、喀什、阿克苏、焉耆、吐鲁番等,跨越天山南北。政权后期,陷入严重的教派斗争之中,最后导致准噶尔噶尔丹入侵,结果国败政亡。
第一个汗王苏里坦赛义德的陵墓。
王陵的旁边就是它的附属建筑--阿勒屯清真寺。穆斯林一天有5次礼拜,称为“五时”礼,即晨礼、晌礼、脯礼、昏礼和宵礼。进寺游逛,正赶上他们“脯礼”,所以很多时候在清真寺里都能看到笃信虔诚的穆斯林,信仰已深深嵌入他们的生活,难以弃离。
打听加满清真寺也是费尽周折,千询问百,“加米清真寺”“加满清真寺”“Mosque”,又写出汉字,中英文齐上,双管齐下,但终不得其道。最后遇见一小姑娘,舌头一卷,发出“加满清真寺”的浊音,一如卖羊肉串的味道,并作出礼拜的姿势,她这才懵懂的给我指点了一下,结果然找到了,不胜惊喜啊。
加满清真寺的“加满”是“Juma”的音译,意味“安息日”。门楼为2层的拱券形,四角有宣礼塔高耸。清真寺是新晋国7,始建于1409年,是莎车现存最老、最大的清真寺。世界85%的穆斯林教徒属于逊尼派,这里也是,他们陆陆续续走进寺里礼拜,我信步拍看,彼此互不打扰。
里面树木葳蕤,杨、榆、枣等树遍植,环境清幽。清真寺已经被修缮过,宽绰的大殿里铺满了彩色织毯,他们脱鞋,或跪膝或盘腿,面西礼拜。大殿的棚顶上五彩斑斓,花草日月图案美不胜收,让沉闷的静谧之地,有了色彩的跳跃。
莎车紧邻叶尔羌河,是古“丝路”南线要冲,生产优质棉花,也是中国最大的巴旦木坚果产地,它还是新疆人口最多的县。走在熙熙攘攘的县城里,仿若置身国外,异域风情飘散,但苦恼的是在这里无法和维族人进行畅通性交流。
国家2000年后才开始在新疆逐渐实行双语教育,未免起步太晚。语言的重要性要胜于宗教的信仰度。汉语不只是汉族的语言,而是56个民族之间族际交流的语言。无障碍沟通,不仅是对国家主体语言的尊重,也是一个民族对信息的领知和自我发展都有着重要性,这一点任重而道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