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仰韶村遗址  【河南渑池】

(2014-10-08 22:05:43)
标签:

仰韶村遗址

仰韶文化博物馆

渑池

分类: 国保游踪

 仰韶村遗址 <wbr> <wbr>【河南渑池】

 

    最早知道渑池,不是在历史而是在语文里的“渑池相会”,讲的是秦王迫赵王鼓瑟,蔺相如请秦王击缶的那段故事。这次去渑池没去看什么“秦赵会盟碑”,而是看响当当的国一“仰韶遗址”。

 

    在县城仰韶大厦的北边转盘那,打个摩的10大元,就能到仰韶遗址。摩的在沟壑蜿蜒处飞驰,山中的黄土高地上,气象高阔,风景不错。这片区域已经挖掘整理出成熟的景区,分遗址区和博物馆2块,免费开放。由于交通不便,没有直达班车,使得这里游人寡落,其实这种清静也是我等期待。

 

 

仰韶村遗址 <wbr> <wbr>【河南渑池】

仰韶村遗址 <wbr> <wbr>【河南渑池】

仰韶村遗址 <wbr> <wbr>【河南渑池】

仰韶村遗址 <wbr> <wbr>【河南渑池】

 

    去的太早,博物馆尚未开门,先去看离博物馆1里地的遗址区。整个遗址区已经被麦地、果树和花圃覆盖,土沟侧畔不时裸露有红陶、黑陶片。仰韶文化归属新石器时代,是距今5000-7000年前的文明,是个耕种、采集、渔猎的原始文化。从河南开始,沿黄河中游流域,晋、陕、甘、蒙等直至青海,跨越一千多公里,也形成一条多姿多彩的彩陶文化带。

 

    仰韶遗址的发现得益于瑞典人安特生等人,在山西勘探铜矿资源时的意外之举。这位老外几年后由地质学家转行成了考古学家,1921年安特生伙同中国地质学家袁复礼等人,对仰韶村遗址进行首次发掘,证实该处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仰韶文化”由此命名。这次考古,丰饶殷实。至今东方文明还在西方闪烁,在瑞典的博物馆里,依旧收藏着大量的仰韶器物。

 

 

仰韶村遗址 <wbr> <wbr>【河南渑池】

仰韶村遗址 <wbr> <wbr>【河南渑池】

仰韶村遗址 <wbr> <wbr>【河南渑池】

仰韶村遗址 <wbr> <wbr>【河南渑池】


 

    顺着小道一直往南,能看见1951年夏鼐的“二次发掘”和1980年政府的“三次发掘”现场,以及1921年小道。在村尾的黄土塬上,遗址被修建了玻璃密封的保护性长廊。里面可以清楚的看到仰韶文化中期(庙底沟类型)、仰韶文化晚期、龙山文化早期(庙底沟二期文化)和龙山文化晚期 (河南龙山文化) 4个互相叠压的文化堆积。

 

 

仰韶村遗址 <wbr> <wbr>【河南渑池】

仰韶村遗址 <wbr> <wbr>【河南渑池】

仰韶村遗址 <wbr> <wbr>【河南渑池】

仰韶村遗址 <wbr> <wbr>【河南渑池】


 

    原路返回,工作人员洒扫结束,开门接客。仰韶文化博物馆是2011年建的现代化的博物馆,外观模拟陶器的拉坯状态,留出的断隔,又似器物的自然裂痕。里面的妹妹扫描身份证后,自由观瞻。

 

 

仰韶村遗址 <wbr> <wbr>【河南渑池】

仰韶村遗址 <wbr> <wbr>【河南渑池】

仰韶村遗址 <wbr> <wbr>【河南渑池】

仰韶村遗址 <wbr> <wbr>【河南渑池】

 

    空敞炫亮的展厅里,在陈述着凝固的历史。器形有鬲、罐、盆、豆、器盖,以及石质刮削器、砍砸器等。时间锻造锤炼的东西,有着绵远的味道,5千年前的人看过摸过它,今天的人还能看见摸过,这就是文化的传达与接受。

 

 

仰韶村遗址 <wbr> <wbr>【河南渑池】

仰韶村遗址 <wbr> <wbr>【河南渑池】

仰韶村遗址 <wbr> <wbr>【河南渑池】

仰韶村遗址 <wbr> <wbr>【河南渑池】

仰韶村遗址 <wbr> <wbr>【河南渑池】

仰韶村遗址 <wbr> <wbr>【河南渑池】

仰韶村遗址 <wbr> <wbr>【河南渑池】

 

    走出博物馆,我一脸茫然,愁苦着没有任何交通工具。正在思度步行时,一辆小车飘然而至,主人主动邀我搭车,上面坐满了他们一家,挤了挤,把我拉到了去义马的车站点,这份感念,让我对中原人的好感再次升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