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承彬浅谈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木兰诗》(26)
(2025-06-09 18:50:06)
标签:
情感文化杂谈 |
横吹曲辞-《木兰诗》原文:
白话译文:
织布机的声音一声接着一声,木兰在对着门织布。忽然听不到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的叹气声。问木兰在想什么,在思念什么。木兰没有想什么,也没有思念什么。昨夜看见军中的文告,知道皇上正在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有很多卷,每一卷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父亲出征。木兰到集市各处买了骏马、马鞍等出征马具。早晨辞别父母上路,傍晚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的流水声。又一天早晨辞别黄河上路,傍晚到达黑山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人战马的嘶鸣声。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身经百战之后,有的将士战死沙场,有的将士凯旋而归。木兰十多年之后幸运归来。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上。木兰被记功很多次,赏赐了很多财物。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愿当尚书省的官,只希望骑上一匹千里马回故乡。
部分注释:
1.当:对着。
2.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下文的“十年”、“十二转”、“十二年”,情形相同。
3.市:此指买。
4.但闻:只听到。
5.戎机:军机、军事。
6金柝(tuò):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也叫“刁斗”。
7.策勋:记功。
8.转:次的意思。
9.强:有余。
10.千里足:指千里马。运用了借代的手法。
11.出郭:出外城。
本文赏析:
《木兰诗》是北朝乐府民歌,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千百年来,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的形象。
这首叙事诗充满传奇色彩。故事情节曲折,富有戏剧性。叙述详略得当,如木兰沙场征战,思念亲人,心理描写细腻传神;而关山飞度,百战建功,却只用寥寥几句诗来概括。这样写,使得木兰的形象真实感人,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这首民歌刚健清新,表现了古代北方人民英武豪迈的气概。它还成功地运用了对偶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全诗气势雄浑,又易记易诵。习诵时,要注意体会它的民歌特色。
参照郭茂倩《乐府诗集》,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邱承彬(字:木兮,号:六不居士,又名邱六不、邱木兮,藏名:扎西多吉,网名:神奇的天珠,天珠学者、佛学者、传统文化学者,天珠学创始人,旅游专栏作家,旅游文化学者,诗人。著作有《解密天珠》,《中国颂》、《黄河颂》、《雪山圣湖颂》、《高山流水颂》、《泰山颂》、《历山颂》、《石林颂》、《热海颂》、《同学颂》、《章丘颂》、《石榴颂》、《北王庄颂》、《老师颂》、《妇女颂》、《母亲颂》、《父亲颂》、《黄山颂》、《春天颂》、《解密天珠·序》、《四季颂》、《西藏颂》、《中秋月·嫦娥甩袖》、等为邱承彬著名的颂诗,
后一篇: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