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承彬浅谈《山海经》之《发鸠(ji)山》(135)
(2024-09-02 17:57:40)
标签:
情感文化 |
山海经 北山经第三 《发鸠山》原文: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部分注释:
1.发鸠之山:即发鸠山,山名,亦名发苞山,在今山西长子县。鸠(ji).
2.喙:鸟兽的嘴。喙(huì).
3.精卫:神话传说中的一种鸟。
4.炎帝:传说中上古姜姓部落的首领,号烈山氏,与黄帝一起被尊为中华民族的祖先。一说炎帝即神农氏,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
5.堙(yn):填塞。
6.漳水:水名,即漳河,在今河北、河南两省边境。有清漳河、浊漳河两源,均出今山西东南部,在河北南部合漳镇汇合后称漳河,流入卫河。漳(zhng).
7詨(xiào) .
8 柘(zhè).
白话译文:
再往北二百里有座山,名叫发鸠山。这座山上生长着柘树。山上有一种鸟,形似乌,但脑袋上有花纹,嘴壳是白色的,脚爪是红色的。这就是精卫鸟。它的鸣叫声就像在叫自己的名字。精卫鸟原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天她去东海游泳,结果沉到海里再也没有回家。后来化身为精卫鸟,经常从两山口衔树枝和石头到东海,想用来填没东海。漳水就发源于发鸠山,出山后便向东流入黄河。
参照《山海经》
邱承彬(字:木兮,号:六不居士,又名邱六不、邱木兮,藏名:扎西多吉,网名:神奇的天珠,天珠学者、佛学者、传统文化学者,天珠学创始人,肚皮舞学创始人,肚皮舞理论家,旅游专栏作家,旅游文化学者,诗人。著作有《解密天珠》、《肚皮舞教材》、《邱承彬诗集》,《中国颂》、《黄河颂》、《雪山圣湖颂》、《高山流水颂》、《泰山颂》、《历山颂》、《石林颂》、《热海颂》、《同学颂》、《章丘颂》、《石榴颂》、《北王庄颂》、《老师颂》、《妇女颂》、《母亲颂》、《父亲颂》、《黄山颂》、《春天颂》、《解密天珠·序》、《四季颂》、《西藏颂》、《中秋月·嫦娥甩袖》、等为邱承彬著名的颂诗,
前一篇:[转载]孩子长个也会痛
后一篇:[转载]干燥综合征的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