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承彬浅谈郭茂倩《乐府诗集》之《生年不满百》(203
(2024-02-15 13:27:43)
标签:
情感文化 |
乐府诗集
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原文: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部分注释:
1.千岁忧:指很深的忧虑。千岁,多年,时间很长。
2.秉烛游:犹言作长夜之游。秉,本义为禾把、禾束;亦可引申为动词,意为手拿着、手持。
3.来兹:就是来年。
4.费:费用,指钱财。
5.嗤:讥笑、嘲笑,此处指轻蔑的笑。
6.王子乔: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7.期:本义为约会、约定。这里引申为等待,指成仙之事不是一般人所能期待的。
白话译文:
人生只有短短的数十载岁月,却常常怀有着千年的忧愁。
及时行乐却怨白昼短夜晚长,那为何不执火烛夜晚游乐。
韶光易逝太匆匆,行乐要及时,时不我予又怎可等到来年。
愚笨的人锱铢必计吝啬守财,逝世两手空空被后人嗤笑。
世间哪有像王子乔驾鹤升天,难以期待那种日子的到来。
本诗赏析:
这首诗和《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两篇用意略同。诗中强调的是及时行乐的思想;在汉末社会动荡不安、人命危浅的苦闷生活中表现了人生毫无出路的痛苦。
诗人在世间及时行乐的旷达之语后面,所包含着许多人生的痛苦体验,人生价值的怀疑,似乎常是因生活的苦闷。在苦闷中看人生,许多传统的观念都会在怀疑的目光中轰然倒塌。
与其说这类诗表现了“人性之觉醒”,不如说是以旷达狂放之思,表现了人生毫无出路的痛苦。只要看一看文人稍有出路的建安时代,这种及时行乐的吟叹,很快又为悯伤民生疾苦、及时建功立业的慷慨之音所取代,就可以明白这一点。
参照郭茂倩《乐府诗集》
邱承彬(字:木兮,号:六不居士,又名邱木兮、邱六不,天珠学者、佛学者、传统文化学者,天珠学创始人邱颂·邱体诗创始人,邱隶·邱体字创始人,旅游专栏作家,诗人。《解密天珠》的作者,《中国颂》《黄河颂》圣湖颂》《高山流水颂》《泰山颂》《历山颂》《石林颂》《热海颂》《同学颂》《章丘颂》《石榴颂《北王颂》老师颂》《妇女颂》《母亲颂》《黄山颂》《春天颂》《解密天珠序》《四季颂》《西藏颂》《中秋月嫦娥甩袖》《禾木颂》《伏羲颂》《黄帝颂》《山东颂》《五一颂》《廿岁光阴》《生肖颂》《东极颂》《和颂二《芒砀山颂》《聊斋颂》《长白山颂》为邱承彬著名的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