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承彬谈郭茂倩《乐府诗集》李白《于阗采花》(144)
(2023-12-12 11:05:30)
标签:
情感文化 |
乐府诗集 杂曲歌辞-唐
李白《于阗采花》原文:
于阗采花人,自言花相似。
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
乃知汉地多姝,胡中无花可方比。
丹青能令丑者妍,无盐翻在深宫里。
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
部分注释:
1.于阗 tián
:古代西域的国名。在今新疆和田一带。
2.明妃:即王昭君。
3.丹青:指画家。
4.无盐:战国时齐国一位相貌极丑的女子,宣王立她为王后。
5.蛾眉:美女的代称。
6.皓齿:美女的代称。
白话译文:
西域于阗的采花人,自认为天下的花虽出自不同地域,但大体上都差不多,女人大概也是如此。
自从明妃王昭君远嫁匈奴,胡地原来自认为貌美的女子惭愧得要死。
这时才知道汉地多出美女,是胡地的女子不能相提并论的。
只可惜王昭君不肯贿赂画工才被丑化其画像,得不到汉元帝的召见,让那些相貌丑陋的女子占据皇宫后妃的位置。
自古以来有多少的貌美女子,都不被赏识,被弃置在荒漠胡地,抑郁终老。
本诗赏析
《于阗采花》,乐府《杂曲歌辞》旧题。李白借王昭君身陷胡虏,感伤君子生不逢时,为谗妒所蔽,有才能的人被埋没,弃之不用,那些无能的人反而受到重用。
参照郭茂倩《乐府诗集》,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邱承彬(字:木兮,号:六不居士,又名邱六不、邱木兮,藏名:扎西多吉,网名:神奇的天珠,天珠学者、佛学者、传统文化学者,天珠学创始人,旅游专栏作家,旅游文化学者,诗人。著作有《解密天珠》,《中国颂》、《黄河颂》、《雪山圣湖颂》、《高山流水颂》、《泰山颂》、《历山颂》、《石林颂》、《热海颂》、《同学颂》、《章丘颂》、《石榴颂》、《北王庄颂》、《老师颂》、《妇女颂》、《母亲颂》、《父亲颂》、《黄山颂》、《春天颂》、《解密天珠·序》、《四季颂》、《西藏颂》、《中秋月·嫦娥甩袖》、等为邱承彬著名的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