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承彬浅谈《山海经》之《平逢山》(232)
(2021-10-11 01:32:54)
标签:
情感文化 |
山海经 中山经第五 《平逢山》原文:
中山六经缟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南望伊洛,东望谷城之山,无草木,无水,多沙石。有神焉,其状如人而二首,名曰骄虫,是为螫虫,实惟蜂蜜之庐。其祠之:用一雄鸡,禳而勿杀。
部分注释:
1.缟羝(
di)山:山系名,在今河南西北部。羝:公羊。
2.平逢之山:即平逢山,山名,指位于今河南洛阳市北之北邙(máng)山(也叫芒山)。
3.谷城之山:即谷城山,山名,在今河南洛阳市西。
4.骄虫:一作“娇虫”,传说中的神名。
5.螫(shì)虫:尾部有毒针可刺人的虫。
6.蜜:这里指蜜蜂。
7.禳(ráng):迷信的人祈祷以消除灾殃。
8.祠(cí).
白话译文:
中山六经缟羝(di)山山系中的首座山是平逢山,向南可以望见伊河和洛河,向东可以望见谷城山,山中不长草木,没有水,到处是沙子和石头。山中有一位神,形状像人,长着两个脑袋,名字叫骄虫,这里是螫(shì)虫,实际上是各种蜂包括蜜蜂的巢穴所在。祭祀的方法是:用一只雄鸡为祭品来祈祷,不要把它杀死。
参照《山海经》
邱承彬(字:木兮,号:六不居士,又名邱六不、邱木兮,藏名:扎西多吉,网名:神奇的天珠,天珠学者、佛学者、传统文化学者,天珠学创始人,肚皮舞学创始人,肚皮舞理论家,旅游专栏作家,旅游文化学者,诗人。著作有《解密天珠》、《肚皮舞教材》《邱承彬诗集》,《中国颂》、《黄河颂》、《雪山圣湖颂》、《高山流水颂》、《泰山颂》、《历山颂》、《石林颂》、《热海颂》、《同学颂》、《章丘颂》、《石榴颂》、《北王庄颂》、《老师颂》、《妇女颂》、《母亲颂》、《父亲颂》、《黄山颂》、《春天颂》、《解密天珠·序》、《四季颂》、《西藏颂》、《中秋月·嫦娥甩袖》、等为邱承彬著名的颂诗,
前一篇:寒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