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承彬浅谈《山海经》之《中山五经总括》(231)
(2021-10-09 00:57:24)
标签:
情感文化 |
山海经 中山经第五
《中山五经总括》原文:
凡薄山之首,自苟床之山至于阳虚之山,二千九百八十二里。升山,冢也,其祠礼:太牢,婴用吉玉。首山,鉮也,其祠用稌、黑牺太牢之具、蘖酿,干儛,置鼓,婴用一璧。尸水,合天也,肥牲祠之,用一黑犬于上,用一雌鸡于下,刏一牝羊,献血。婴用吉玉,采之,飨之。
部分注释:
1.婴:同“璎”,颈上的饰物。
2.鉮(shén):山神。这里指鬼之神者。
3.牺:古代指供祭祀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
4.蘖(niè):酒母,制酒时所用的发酵物。蘖酿(niàng).
5.干:盾牌。
6.儛 wu:跳舞。儛(wu)
7.刏(ji):同“刉(ji)”划破,割。
8.牝(pìn)羊:雌羊。
9.飨(xiang):用酒食款待;也指祭祀。
10.稌(tú):稻子。
11.冢(zhong).祠(cí).
白话译文:
总计薄山山系中的山,从首座苟床山到阳虚山,距离为二千九百八十二里。其中的升山是大的山神所在之处,祭祀其山神的仪式是:用牛、羊、猪三牲齐备的太牢之礼,以彩色的玉作为挂在山神颈上的饰物。首山的山神是鬼之神者,祭祀他时用糯米、纯黑色的牛、羊、猪三牲齐备的太牢之礼及用酒母酿造的酒,祭祀者手持盾牌起舞,并配以鼓乐,以一块璧作为挂在他颈上的饰物。尸水之神上与天合,要用很肥的牲畜来祭祀他,把一只黑狗供在上面,一只母鸡供在下面,再用刀割雌羊的血来祭献。以彩色的玉作为他颈上的饰物,把有彩色花纹的丝织物披在他身上,并请他享用祭品。
参照《山海经》
邱承彬(字:木兮,号:六不居士,又名邱六不、邱木兮,藏名:扎西多吉,网名:神奇的天珠,天珠学者、佛学者、传统文化学者,天珠学创始人,肚皮舞学创始人,肚皮舞理论家,旅游专栏作家,旅游文化学者,诗人。著作有《解密天珠》、《肚皮舞教材》《邱承彬诗集》,《中国颂》、《黄河颂》、《雪山圣湖颂》、《高山流水颂》、《泰山颂》、《历山颂》、《石林颂》、《热海颂》、《同学颂》、《章丘颂》、《石榴颂》、《北王庄颂》、《老师颂》、《妇女颂》、《母亲颂》、《父亲颂》、《黄山颂》、《春天颂》、《解密天珠·序》、《四季颂》、《西藏颂》、《中秋月·嫦娥甩袖》、等为邱承彬著名的颂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