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承彬浅谈郭茂倩《乐府诗集》杜甫《哀王孙》(174)
(2021-01-21 23:12:39)
标签:
文化情感 |
乐府诗集 新乐府辞-唐
杜甫《哀王孙》原文: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待同驰驱。
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
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
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
高帝子孙尽高准,龙种自与常人殊。
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
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
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
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
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
花门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
哀哉王孙慎勿疏
五陵佳气无时无。
部分注释:
1.延秋门:唐宫苑西门。出此门,即由便桥渡渭水,自咸阳大道往马嵬。
2.高准:高鼻。
3.豺狼在邑:指安禄山在洛阳称帝。
4.龙在野:指玄宗出奔在蜀。
5.今何愚:指哥舒翰率朔方军二十万为安禄山所败。
6.已传位:指唐玄宗传位给肃宗。
7.花门剺面请雪耻:肃宗即位后,与回纥修好。回纥又称花门。依匈奴风俗,在宣誓仪式上割面流血以示诚意。南单于在后汉光武帝时曾遣使称臣,此处借指回纥。
8.狙:猕猴。因善伺伏攫食,比喻有人会暗中侦视。
9.佳气:指陵墓间郁郁葱葱之气,原是旧时堪舆家的风水之说。
10.无时无:意谓随时都有中兴的希望。
11·宝玦(jué)。剺(lí)
12·衢(qú)。
13·橐(tuó)。
14·狙(ju)。
白话译文:
长安城头伫立着一只白头乌鸦,夜暮了,还飞进延秋门上叫个不停。这怪物,又向大官邸宅啄个不停,屋中的达官们以为是胡人来袭而吓得逃离了家。玄宗出奔,折断金鞭又累死九马,皇亲国戚来不及和他一同驱驾同奔。有个少年,腰间佩戴玉玦和青珊瑚,可怜啊,他在路旁哭得嗓子嘶哑。千问万问,总不肯说出自己的姓名,只说生活困苦,求人收他做家奴!已经有一百多天,逃窜荆棘丛下,身上无完肤,遍体伤疤。凡是高帝子孙,大都是鼻梁高直,龙种与布衣相比,自然来得高雅。豺狼在城称帝,龙种却流落荒野,王孙啊,你一定要珍重自己的身世。在十字路口,不敢与你长时交谈,只能站立片刻,交代给你重要的话。昨天夜里,东风吹来阵阵血腥味,长安东边,来了很多骆驼和车马。北方军队,一贯是交战的好身手,往日勇猛,如今何以就流水落花。私下听说,皇上已把皇位传太子,南单于派使拜服,圣德安定天下。他们个个割面,请求雪耻上前线,你要守口如瓶,以防暗探的缉拿。多可怜啊王孙,你万万不要疏忽,五陵之气葱郁,大唐中兴有望呀!
本诗赏析:
本诗作于唐天宝十五年(公元年756)安禄山进犯长安后几个月。自七月安禄山部将孙孝哲占领长安后,杀戮了唐宗室霍国长公主以下百余人,诗里所哀的王孙是侥幸逃出来的。诗中既写了唐宗室逃离长安时连子弟都不能相顾的惊恐和王孙流落时的哀伤,也表现了诗人对他们的关切同情和对肃宗的希望。诗人当时还没有从长安逃出,因而其景其情能写得这样逼真。
参照郭茂倩《乐府诗集》,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邱承彬(字:木兮,号:六不居士,又名邱六不、邱木兮,藏名:扎西多吉,网名:神奇的天珠,天珠学者、佛学者、传统文化学者,天珠学创始人,旅游专栏作家,旅游文化学者,诗人。著作有《解密天珠》,《中国颂》、《黄河颂》、《雪山圣湖颂》、《高山流水颂》、《泰山颂》、《历山颂》、《石林颂》、《热海颂》、《同学颂》、《章丘颂》、《石榴颂》、《北王庄颂》、《老师颂》、《妇女颂》、《母亲颂》、《父亲颂》、《黄山颂》、《春天颂》、《解密天珠·序》、《四季颂》、《西藏颂》、《中秋月·嫦娥甩袖》、《鲁网颂》等为邱承彬著名的颂诗,

加载中…